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4-26 17:21:28
(原标题:直击深圳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企业“十八般武艺”秀肌肉,产业格局“硬强软不弱”)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正加速形成集群效应。4月24日至26日,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深圳市机器人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 plus 2025)在深圳召开。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各家企业秀出“十八般武艺”,有会弹钢琴的人形机器人、能冲咖啡的协作机械臂、弹跳力十足的机器狗和能歌善舞的“火星美女”机器人等,如同现实版的“机器人总动员”。
4月25日,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相关负责人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深圳拥有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等上游核心零部件厂商;在非工业机器人领域,深圳拥有激光雷达、芯片、舵机、移动底盘等大量核心零部件制造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平均每一个机器人就有60%至70%的硬件由深圳及其周边城市的产业链企业提供。
寻找“确定性”场景
据了解,此次大会是深圳市目前举办的规模最大、品类最多的机器人产业成果展,共有180余家产业链企业参与展出。其中,“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09880.HK)、“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02432.HK)、“小巨人”企业乐聚机器人、普渡机器人、帕西尼感知科技、逐际动力,及来自杭州的宇树科技、强脑科技、云深处等实力派企业带着最新产品纷纷亮相,腾讯机器人实验室研发的“小五”机器人也参与展出。
在整机机器人厂商之外,大会现场也集中了多家上下游企业,如灵巧手供应商兆威机电(003021.SZ)、光学模组等核心零部件制造商速腾聚创(02498.HK)、提供关节电机及减速机等核心部件与解决方案的雷赛智能(002979.SZ),及携最新“机器人眼睛”矩阵亮相的奥比中光(688322.HK)等。
4月25日,腾讯机器人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张东胜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腾讯的“小五”机器人是一款“轮足”复合式机器人,由四个轮子及四足组合而成,“足”可体现机器人的越障能力,而“轮”则可体现机器人在平地上的高效移动能力。此外,“小五”机器人采用“双臂双手”的结构,手为“五指”灵巧手,可完成更为复杂的操作任务;“手臂”上则集成了“皮肤”,在与人进行交互时可展现机器人柔顺、安全的性能;同时,腾讯“小五”机器人集成了感知系统,具备对复杂地形的检测能力。
张东胜同时表示,该款机器人目前主要面向于“人居”环境,可在养老场景中帮助老年人完成一些基础性或相对复杂的操作任务。
记者注意到,在现场,优必选的“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备受关注,它可在平稳运动的同时用灵巧的手势向参展观众打招呼互动。对此,优必选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称,“天工行者”机器人是业内首款30万元以下的科研级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它的身高为1.72米,拥有20个自由度,可在山坡、台阶、沙地、雪地等复杂地形上运行,移动速度为10km/h。目前,“天工行者”机器人的意向订单量已有100台。
在大会现场,奥比中光工作人员亦向记者表示,该公司的双目3D相机G330系列“机器人之眼”已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夺冠的天工机器人身上搭载,在其头部、胸部、腰部和后背均有配置。
4月25日,领益智造(002600.SZ)自动化业务负责人谭军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领益智造已推出“斑鸠”“小Q”“小马”“巧手”“有加”等系列自研机器人,内含多个型号的自研减速器和控制器,适用于消费电子工业制造场景下快节拍、长寿命的需求。例如其自研机器人能够在消费电子生产线上高效、稳定地完成物料搬运、零部件组装等任务。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谭军向记者表示,领益智造拥有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人形机器人执行层的核心技术。在模组领域,领益智造已为人形机器人客户提供头部总成、灵巧手总成、四肢总成、高功率充电和散热解决方案等核心硬件,在联合开发和整机组装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该公司的目标是成为机器人本体总成制造商。此外,领益智造已成功进入北美人形机器人公司核心供应链,探索“关键零部件+模组+整机”的一体化布局。
产业链“硬强软不弱”
在此次大会上,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发布了《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下称《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为2012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其中,深圳市新增机器人企业数为14534家,同比增长39.64%,呈现出显著增长的态势。
4月25日,戴盟(深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杜仪湃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戴盟机器人最新发布的“视触觉传感器”能以非常高的分辨率去捕捉表面的三维力分布,当手指压在传感器上时,手指压力的位置、形状以及切向力的分布都能非常清晰地在后台电脑屏幕中呈现。另外,该“视触觉传感器”可清晰识别出所抓物体的形状,甚至可轻易识别出人类手指都很难分辨出的麻将“牌面”。
“戴盟将视触觉传感器做到了不同的大小、规格来适用不同的使用场景。”杜仪湃向记者表示,戴盟的“灵巧手”指尖覆盖了视触觉感知单元,可清晰感知出指尖接触位置的信息状态,使得“灵巧手”实现更加精准、精细化操作。
在机器人“双足”方面,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区销售总监陈庚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该公司研发的“多形态双足机器人”可适配3种不同的足端,分别是“双点足”、“双脚掌”和“双轮足”,每种足端形态可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双点足”全地形移动能力很强,户外石板路、沙子路、台阶或上下斜坡均可顺利通过;而“双轮足”的移动速度非常快,机动性、稳定性较强,可进行爬楼梯、上下台阶等操作,更多应用于安防巡检等场景。
在机器人“手臂”方面,睿尔曼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销售业务负责人虎兴刚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展示了该公司研发的超轻量“仿人”协作机械臂。虎兴刚表示,该款具有“仿人”通用性的机械臂,继承了工业机械臂的复杂与精度,同时可以集成在人形机器人、机械狗身上。
“机器人整机通常具备三大系统,分别为移动系统、类脑系统、机器人操作系统。”虎兴刚向记者表示,机械臂扮演的是“操作系统”,机器人、机械狗本体则是“移动系统”,而整体控制体系则为“类脑系统”,可植入大模型对机器人进行数据训练。睿尔曼智能“基于力觉反馈的机械臂遥操作系统”可在几千公里外远程进行机械臂的高精度运动控制。
4月25日,深圳无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家铭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具备“高度仿生”特点,不管是人形机器人的“仿生智能头部”,或是“电子熊猫”等情感安抚机器人,均有“全身触摸传感器”来保证人机交互时的反应体验,上述产品可应用于自闭症、脑退化症、抑郁症的康复陪伴或治疗等医疗场景,目前相关产品的订单主要来源于海外市场。
一位参与展会的采购商向记者表示,深圳是机器人企业的“大本营”。目前,国内上下游公司在深圳已形成完整的生态链条,从触觉传感器、激光雷达,伺服电子、动力模组,再到机械臂、灵巧手,均可以快速高效匹配到核心零部件的优质供应商,深圳在该领域具备成熟的产业协同能力。
对此,《白皮书》亦有对此解析:深圳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条建设基本完备,基础技术实力充足,在自动化控制器、无人化设备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培育壮大了一大批优秀的本土机器人企业;在非工业机器人领域,深圳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含核心零部件、操作系统与集成模块、本体制造,产品种类丰富,应用场景广泛;人工智能、技术推广服务、应用软件开发等软性服务领域持续活跃,凸显深圳“硬(件)强软(件)不弱”的产业格局。
经济观察报
2025-04-27
经济观察报
2025-04-26
经济观察报
2025-04-26
经济观察报
2025-04-26
经济观察报
2025-04-26
经济观察报
2025-04-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