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斑马消费
2025-05-04 07:58:41
(原标题:品牌引流、白牌收割?对鸣鸣很忙的误解该消除了)
斑马消费 任建新
最近两年,各种品牌的量贩零食店,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布全国的大街小巷。尤其是鸣鸣很忙旗下的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黄、红两色的醒目门店,在有些城市的部分热门街区,甚至比大街上的红绿灯还多。
它们为何能扩张如此之快?价格真的便宜吗?便宜能有好货吗……
外界对于量贩零食所有的疑问和误解,随着4月28日鸣鸣很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一切,都有了最真实的答案。
精选定制好货,厂牌也有硬品质
如今,走在大街上,时常被各种品牌的量贩零食店所吸引,无一例外,它们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广而告之“真的便宜”。
尤其是鸣鸣很忙旗下的零食很忙、赵一鸣,一黄一红,颜色艳丽,招牌亮眼,货架上各种零食饮料,时时诱惑着路过的人们,进店去shopping。
1.2元的矿泉水、1.8元的可乐等,往往摆在店门口最显眼位置,价格的确比超市、便利店等,便宜很多。往店里走,货架上陈列的是各种琳琅满目的散称零食,也是部分人眼中所谓的“白牌”。
于是,外界普遍流传,量贩零食的盈利模式是,品牌产品低价引流,白牌收割用户。
只要仔细看完鸣鸣很忙的招股书,就会发现,这可能是对这家公司和量贩零食最大的误解。
首先,我们厘清一个认知误区,产品品牌认知度的高低是否就等同于品质的高低?其实不然!
一个品牌的打造,需要专业的人才以及时间、资源的投入,失败的概率极高。品牌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投入,最终都会在产品的价格中体现出来。所以,消费者得建立一个正确的认知:同等品质下,小牌产品没有品牌溢价,更有性价比。
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强生产、弱品牌的问题,在各行各业普遍存在,零食行业也不例外。要知道,在中国万亿级的零食市场中,真正具备国民认知度的品牌只占30%,剩余70%则以厂牌居多。
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有的企业擅长做品牌,有的专注于做研发、抓生产。目前流行的供应链模式,就是各环节分工合作的结果。事实上,很多知名品牌自己并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由专业的工厂代工。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鸣鸣很忙作为休闲零食零售商,它最擅长的,就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洞察,为消费者挑选出高品质、更具质价比的产品。
为此,该公司建立了一支多达187人的专业选品团队,旗下门店销售的所有商品,都是经过初选、试吃、试卖等严格流程,才会在终端进行推广。还有一支由142人组成的质量控制团队,为产品的品质保驾护航。
能进入鸣鸣很忙的门店销售的产品,都是经过各个环节精挑细选的。《2024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中约50%的企业,都是其合作厂商。
鸣鸣很忙不是单纯的“零食搬运工”,它还会根据自身对用户需求的分析,精准地向厂商进行反向开发定制。目前,其SKU中,有25%为专门定制产品。
去年,一款芝麻酱味的素毛肚,销量超过1亿件。这款产品,就是鸣鸣很忙发现了消费者对芝麻酱口味的偏好创新定制的。
7.6%毛利真相:不靠厂牌赚利润,全凭“多销”挣毫厘
很多人都存在这样一个疑问:同样是卖零食,为什么鸣鸣很忙的价格,就可以比超市、便利店便宜这么多?其实,这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在传统零售模式下,一款产品生产出来,最终卖给消费者,至少要经过代理商、经销商、零售商等多个环节,经过层层加价,终端售价自然不会便宜。而鸣鸣很忙是直接向工厂、品牌采购,减少了中间环节,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另外,作为专业的休闲零食零售商,其大规模采购,具有强大的议价能力。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去菜场买一棵白菜,摊主可能对你爱搭不理,但如果你买一筐白菜,可能不用你砍价,摊主就能主动给让价。
对于工厂和品牌来说,给鸣鸣很忙让利,看似牺牲了账面毛利率,但有了销售规模,固定投资摊薄、各项隐形成本降低,仍可实现利润的总体增长。
其次,在运营环节。鸣鸣很忙以门店网络为基础,建立了全国仓储网络,现拥有36座全国数智化现代供应链仓配中心,存货周转天数约为11.6天,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商品的高周转,可以减轻库存压力,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节省成本,让利给加盟商和销售终端。
当外界还在盘算每个厂牌产品加价多少时,鸣鸣忙着用11.6天的库存周转从供应链里抠利润——这才是量贩零食行业的盈利算法。
招股书的数据更加直观。2022年-2024年,鸣鸣很忙的毛利率在7.5%-7.6%区间。期间,通过经营效率的提升,公司净利率从1.7%提升至2.1%,经调整后净利润率保持在2.3%水平,可以算是微利。
鸣鸣很忙保持稳定较低的毛利率水平,远低于传统零售行业,这种薄利模式下,没有空间、也没有必要去搞大牌低价引流、厂牌高价赚钱那些“小动作”。量贩零食模式的核心,追求的不是高利润率,而是销量。所以,无论是品牌产品、还是厂牌,其选品的唯一出发点,只有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喜欢了,才能带来大销量。
绝大多数行业,往往采用利润率指标,去评价一家企业经营水平。但以鸣鸣很忙为代表的量贩零食企业,有其独特性,它们以薄利多销为核心经营理念,以销量取胜,最终实现整体利润的提升。
“供应商+加盟商+消费者”三赢
如果仅仅是以商品的低价,来取悦消费者,公司和加盟商、供应商不能获得合理的利润,量贩零食这一商业模式,不可持续。
供应商肯定是有利可图的。进入鸣鸣很忙的渠道后,供应商们大多都实现了快速增长。盐津铺子、好想你、溜溜果园等知名休闲零食企业,都曾在自己的年报、招股书等公开资料中透露过相关信息。
前不久,我们研究了正在港股IPO的零食企业溜溜果园。这家公司的年收入,曾多年卡在8亿元左右的瓶颈期。最近3年,公司业绩实现突破,2024年营业收入增至16.16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1.48亿元。
溜溜果园的业绩大增,正是得益于渠道的调整。该公司2022年与量贩零食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到2024年,其前3大客户都是量贩零食企业。第一大客户鸣鸣很忙,全年交易金额2.29亿元,占到了该公司营业收入的14.1%。
更多的优质休闲食品企业,通过量贩零食的渠道,实现了稳健发展,为后续品牌认知度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鸣鸣很忙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健康可持续。通过规模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公司利润也已实现了稳定增长。2024年,营业收入393.44亿元,同期,经调整净利润为9.13亿元。
加盟商们盈利状况如何?因非法定披露信息,鸣鸣很忙的招股书中没有明确披露。但通过加盟商的加盟意愿,可窥见一斑。
2022年-2024年,公司加盟商数量,从994家快速增加至7241家,平均一个加盟商开近两家店。加盟商的多店率,更能说明问题。如果开第一家店不赚钱,怎么会有动力开第二家呢?
随着门店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鸣鸣很忙的品牌知名度,培养了用户的消费习惯。门店的增多,并没有影响终端的经营效率。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鸣鸣很忙每家门店的日均单量,从385增至452。
近20年,中国的线下零售业已经过数次迭代。涌现出的优秀零售企业,无论是名创优品,还是胖东来,尽管模式不尽相同,但无一不是以服务消费者为中心,让零售的价值回归本质。
鸣鸣很忙作为“民生普惠零售商”,依托强大的供应链、标准化的运营管理和数字化赋能,以薄利多销为核心理念,不断推动零食行业的变革与进步,正在引领行业迈向“质价比”新时代。
如今,鸣鸣很忙站在了IPO的新起点上,应该可以给中国的商业,提供更多启示。$盐津铺子(SZ002847)$$三只松鼠(SZ300783)$$万辰集团(SZ300972)$
智通财经
2025-05-04
智通财经
2025-05-04
智通财经
2025-05-04
大众证券报
2025-05-04
斑马消费
2025-05-04
东方资色
2025-05-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