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江湖
2025-05-23 21:43:02
(原标题:三只松鼠章燎原:做全民热爱的“行业公敌”)
文:向善财经
这几天跟不同行业的朋友聊,大家都感慨:世界变化更快了。
上半年一夜之间全球掀起关税大战,然后在瑞士一谈,关税暂停了。短短一个月外贸生意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科技领域的变化也让人出乎意料。梁文锋搞出了DeepSeek,王兴兴带火了机器人赛道,互联网商业几乎“绝迹”的补贴大战再次开打,一众网友惊呼:梦回2015年!
十年之后再回头,2025年可能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此后,世界格局变了,商业格局也变了,科技、零售、商业,也正在开启一轮新周期。
5月20日,三只松鼠办了一场“三生万物”发布会,开启零售行业的下个时代。
在现场听完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的分享,我也有些想法跟大家唠唠。
//时代赐予机遇,“三生万物”背后的全品类自有品牌零售商逻辑
整个发布会,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三只松鼠要做全品类自有品牌零售商。
这也是此次发布会之名:“三生万物”应有之义。
有朋友可能还是会先入为主,觉得三只松鼠只是个坚果品牌。但实际上,今天的三只松鼠已经大不一样了,不仅有零食业务,还有饮料、宠物、儿童等多个类目。
在业态上,三只松鼠有新一代的便利店,有自有品牌全品类生活馆,用一句话来说:从“线上销售”到“全渠道业态”都凑齐了。
在我看来,跑通全品类自有品牌零售商的逻辑之后,三只松鼠可能会开启另一个增长周期。
从过去的经验看,如果要做透一个行业,从1到N的品类拓展是一定会发生的。
历史上,伟大的公司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苹果公司一开始只有个人电脑业务,然后乔布斯回归后,做了一款MP3,挽救苹果于危难。再后来,苹果做了手机、平板、做了耳机、VR、做了音乐服务……
今天的苹果,本质上也是自有品牌的全品类逻辑。
苹果之外,华为也做全品类:海思芯片、鸿蒙系统、笔记本电脑、手机、家电,甚至汽车行业都有涉足。
华为的成功,是生态的成功,是自有品牌全品类战略的成功。
自有品牌全品类的底层逻辑,不是产品定义品牌,而是人群定义品牌。本质上讲,一流的公司做的都不是“产品生意”,而是“人群生意”。
鸿蒙智行为啥颠覆了汽车行业?其实就是靠着华为品牌打穿了高净值人群心智,所以问界M9卖到50万仍然一车难求。
小米也是如此。
小米最早的确是靠产品起价的,但靠极致性价比圈粉之后,小米做的也是人群的生意。
雷军从十年前就开始布局产业链。后来米家涉及品类之多,小米也曾一度被质疑摊子铺得太大。直到后来全屋智能家居兴起,市场才终于回过神,各路投资人只夸当年雷布斯决策牛X。
今天,小米又辐射到汽车领域,YU7已箭在弦上。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儿是,买小米手机、小米空调、小米汽车的用户,核心是一拨人,都是90后。这群人走到人生不同阶段,小米卖不同的产品,雷总把人群生意做到了极致。
今天的三只松鼠,就像当年布局全品类的小米,遇到的是一个难得机遇。
三只松鼠,本质上也是由人群定义的品牌。
当初做坚果,找到了高端性价比的增长方式,今天三只松鼠做零食,做全品类零售、全渠道全业态,三只松鼠已经转化为以人群为核心的增长逻辑。
如果非要给一个明确的定义,那么今天的三只松鼠,不再是一个坚果品牌,而是一个零售品牌。
“每一个时代的商业模式要素是不一样的,不同时代要做不同的事情,才有可能成功。”章燎原在接受大会媒体群访时说。
于三只松鼠而言,全品类自有品牌是一个时代机遇。
群访时有家媒体问:“三只松鼠做了33个品牌,投工厂要花钱,制造产品要花钱,做品牌做营销要花钱……最后会不会变成三只松鼠巨大的窟窿?”
当时章燎原是这么回答的:“不会。时代的机会来了必须要抓住。”
“我们有了一套资源复用的方法,通俗来讲就是知道怎么花钱。”章燎原说。
为什么自有品牌全品类是一个机遇?
原因可能在于时间节点。
大部分创业者都很有共鸣一点是:做事儿能不能做成,时间节点要素是第一位。太早了容易成先驱,太晚了又跟不上趟,只有在恰当的节点做对的事儿,才有可能把握住机遇。
苹果当年的机遇是半导体行业的摩尔定律,芯片18个月成本减半性能翻倍,于是soc体积越做越小,乔布斯才能做出iPhone、ipad这样的划时代产品;
华为当年的机遇,是国内通信基础设施大发展,科技产业链向上,人群消费力跃升;
小米的机遇是5G物联网时代爆发,是国潮崛起消费升级,是新能源崛起,汽车行业结构性增长……
今天的三只松鼠,面临的也是相似的局面。
从外部来看,如今即时零售热度再起,零售行业无限战争开打,京东、美团外卖跟电商互相打破边界,大零售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这背后,我们新质生产力不断升级,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各行各业,高质价比的产品不断涌现。此时,三只松鼠聚焦高端性价比战略,聚焦方法论,打一场新的无限战争,某种意义上也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工业化已经30年了,一张纸的构成就是纸浆之类的配方,但为了保持它的高利润不舍得在配方上下功夫。”章燎原说:“你卖的价格是他的8折,中间再拿出一部分把质量提高,这个逻辑关系就是机会。”
只有这个时代,才有这样的机会。时代赐予行业机遇,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自有品牌全品类不是一种战略,而是一种能力
品牌发展的全品类方向有了,关键还是在于怎么落地。
微软当年进军手机行业,战略方向挺好,结果来个史蒂芬·埃洛普然后就失败了。这说明一个问题,太注重目标和结果,忽视了过程,忽视了人的组织能力,最终还是很难成功。
再好的赛道、再牛的战略,再强的机遇,人永远是核心因素;组织能力,永远是商业方略执行的关键。
组织能力是土壤,是无数个0前面的1。
你看,腾讯阿里在大战略落地前,哪次不是组织架构先行?
三只松鼠自有品牌全品类背后的底气,在于从根本上迭代了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上,三只松鼠解决了大型企业需解决的三个问题:如何组织人才?要往什么方向去?如何构建一个未来生态体系?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三只松鼠形成了一套网络化的组织能力体系。
比如,三只松鼠探索出MINI CEO机制,这样的机制下,人效不会被浪费。
电商行业里,拼多多为什么能这么快成长到与阿里相同的体量?其中一点就在于拼多多的人效很高,是腾讯、阿里的两倍。
人效越高,就表明这个组织越有活力。
三只松鼠探索出的MINI CEO机制,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一个年轻的毕业生到三只松鼠工作1年后就成为MINI CEO,而且能干得很好。也有不被看好的三四十岁的员工“老树换新芽”。这个过程里,公司给资源、给团队,MINI CEO们放心冲刺……
在这样的组织中,章燎原的角色,不像是老板,像是MINI CEO的导师,像是天使投资人。
投资人要做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去打破认知,然后发现人的潜力。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很多人、很多企业最大的问题是认知自我受限,根本原因就是习惯用过去的经验去考量未来,不试试怎么知道?”章燎原说。
一个团队跑出来了成功品类,就能升级为事业部,MINI CEO也会升级成为大部门leader。OKR 的考核机制下对效果负责,管理很Open也很有创造力。业务、人才、团队都有了,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小团队的创造力、生命力。
所以,三只松鼠做自有品牌全品类不是一种战略,而是一种能力。
组织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能释放人创造力。改变行业力量,往往来源于那一点“星星之火”。
回顾过去,一些颠覆性的产品都是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创造力中诞生的。
比如,微信红包。
微信红包功能一开始并不是一个有着明确用户需求的产品,而是员工们内部做出来的一个自娱自乐的东西。
谁也没想到,这个员工娱乐之间无心创造的东西,在2015年春晚彻底改变了移动支付行业的市场格局。
革命性的突破往往是自下而上,自然生长的过程。
三只松鼠也有类似的案例。
三只松鼠为啥把宠物粮这个品类做成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这个业务是自下而上,由千名员工的真实需求出发,最终跑通了。
自此,三只松鼠也成功切入了宠物粮这个千亿赛道。
这就是组织能力之上,“自然生长”展现出来的力量。
这次三只松鼠“三生万物”大会,大家的关注点都在“万物”,但我的理解是:“三生万物”是最终结果,“生”的过程才更重要。
“生”这个过程,有两层含义:
第一,“三生万物”是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行业发展到这个阶段,自然达成了“生万物”这个结果。
第二,这是个自下而上,自然生长的过程。
行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新的需求自然而然就会冒出来,全品类也就成了必选题。与此同时,组织能力经历迭代,团队能打,战略方向不错,做什么品类都能做起来。
这才是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胖东来自营商品那么火、啤酒饮料矿泉水、零食粮油调味品什么都做,不也是这个逻辑?
//供应链,需要一次自下而上的逻辑重构
顺应行业趋势,自然生长的最终结果,可能就是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
“在旧世界分崩离析的今天,一定要打破过去别人强加给你的认知。不被嘲笑的梦想真的不值得被实现。”章燎原说。
破旧立新,是章燎原和三只松鼠想要去做的事。
为什么要去重建秩序?
答案可能在于,今天的供应链已然不同往日。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生产过剩的世界,过剩的背景下,供需市场的主动权变了,从生产端,迁移到了需求端。整个供应链到了一个重新审视增长方式的阶段。
拿外贸生意来说,前阵子关税增加,外贸生意不好做了,各大平台都在帮助品牌“出口转内销”。偶然发现,一些符合欧盟标准的产品在国内也同样卖得挺好。
能不能解决过剩的问题,关键还是有没有好的方法。或者说,当下这个节点,我们的供应链能不能重新找到增长逻辑。
这轮方向上的调整,牵引受力点就是供给。
章燎原一语点出关键所在:“今天的市场表面看是商品过剩,其实是优质供给的绝对缺失。”
萨伊经济学讲:“供给创造需求”。
汽车行业增速下滑那么多年了,为啥比亚迪卖得这么好?不就是靠着便宜大碗,掀了丰田、本田的桌子?
所以,市场的核心矛盾,不是分配供给,而是用好的产品,好的供应分配需求。
也正因为看透了这一点,三只松鼠才要发力全品类,才要迭代组织,然后把制造、品牌和零售一体化。
做到了这些,才能拿得出更多的质价比高的好产品,才能把真正的好货带给更多用户,才能以此为契机,带动整个供应链继续向上升级。
怎么改变优质供给的绝对缺失的局面,不只是三只松鼠思考的问题,也应当是当下整个中国供应链需要思考的问题。
改开几十年,我们有最强大,最全面的工业生产力。
从零食到大飞机,从圆珠笔到天宫空间站,没有我们不能造的,没有我们造不好的。怎么从“造得好”,迈进到“吃得好、用得好”是一个新时代的命题。
“中国是制造业的强国,改革开放后供应链非常成熟,在供应链端的基础研究的变化没有那么大,最主要的变化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去改变这些产品的品质的定义,配方的调整,风味的调整等,它处于一个应用研究的大爆发时代。”章燎原说。
这么多质价比的品牌涌现,这种大爆发的本质,还是因为中国供应链发展到这个阶段了。
我相信不只有三只松鼠,也不只是零售行业。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越来越多的高端性价比品牌、产品会出现。
也许往后再看十年,今天三只松鼠的探索,可能会开启一个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23
尺度商业
2025-05-23
观点
2025-05-23
观点
2025-05-23
乐居财经
2025-05-23
尺度商业
2025-05-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