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充电宝巨头罗马仕深陷经营危机:大规模召回引发全面停产,高层频繁换帅难挽颓势

来源:文轩新闻

2025-07-03 22:05:11

(原标题:充电宝巨头罗马仕深陷经营危机:大规模召回引发全面停产,高层频繁换帅难挽颓势)


充电宝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作为曾经的市场领导者,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马仕”)因产品安全隐患陷入经营困境。

7月3日,据多名罗马仕员工向记者证实,自7月1日开始,公司已陆续通知员工全面停工停产,虽然正式公告尚未发布,但员工工资仅发放至6月份。

此次危机源于6月中旬罗马仕宣布召回49万台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随后其3C认证被大规模撤销,线上平台全线下架产品,每月营收损失高达1-2亿元。

更引人关注的是,7月2日罗马仕再次发生工商变更,雷社杏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及经理职务,由雷杏容接任,而这距离上次高层变动尚不足三个月。频繁的人事震荡与经营困境相互交织,使这家曾经的行业巨头前景愈发黯淡。

危机爆发:从产品召回到全面停产

罗马仕的经营危机并非一日之寒。

2025年6月16日,这家充电宝制造商宣布召回三款型号(PAC20-272、PAC20-392、PLT20A-152)的20000毫安充电宝,涉及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生产的产品,总量达49.17万台。

召回公告明确指出,问题源于”部分电芯原材料缺陷”,可能导致产品过热甚至燃烧。这一召回规模在行业内引发震动,成为国内充电宝行业最大规模的缺陷产品召回事件之一。

召回行动的执行却遭遇重重阻碍。多家快递公司以”易燃易爆品”为由拒收退货,消费者维权陷入僵局。罗马仕曾提出让用户自行用盐水浸泡充电宝24小时的”无害化处理”方案,但这一方法被指危险且操作复杂,难以实施。

与此同时,公司客服与售后系统近乎瘫痪,官网电话无法接通,电商平台客服回应无效,大量用户退款申请停滞,即便完成召回流程的部分用户也迟迟拿不到退款,投诉量急剧上升。

更为严重的是,国家监管机构迅速跟进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显示,罗马仕”快充移动电源”、”无线充移动电源”等大批产品3C认证状态为”暂停”或”撤销”。认证暂停周期明确为约3个月(如2025年6月14日至9月13日),原因标注为关键元器件变更、产品一致性不达标。这一监管行动直接导致罗马仕产品被各大线上平台全线下架,每月营收损失高达1-2亿元。

危机根源直指罗马仕的核心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

据罗马仕前业务经理透露,安普瑞斯因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被查处,生产资质已被吊销。媒体”蓝鲸新闻”报道称,安普瑞斯被指在未经品牌方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偷换了电芯中关键的隔膜材料,而安普瑞斯则称该公司外包给某代工厂的部分电芯批次,在代工过程中涉嫌违规替换了电池正负极间的隔膜。这一供应链问题直接导致电芯存在失效风险,成为召回事件的直接诱因。

7月3日,多名罗马仕员工向记者证实,自7月1号开始,公司内部已经陆续通知员工全面停工停产,虽然正式公告还没出,但员工工资只发到6月份。这一消息表明,罗马仕的经营困境已从产品销售受阻、认证暂停发展到全面停产阶段,公司生存面临严峻挑战。

高层震荡:三个月内两度换帅

在经营危机持续发酵的同时,罗马仕高层人事也经历了剧烈动荡。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25年7月2日,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雷社杏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职务,由雷杏容接任。

值得注意的是,雷社杏于今年4月23日刚刚接任上述职位,此次变更间隔不足三个月,创下了充电宝行业高层变动频率的新纪录。

频繁的人事调整背后是公司治理的深层次问题。公开资料显示,雷社杏在任期间直接控制江门雨田置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人民币,持股100%),并曾任罗马仕江门分公司负责人。

而新任法定代表人雷杏容暂未公开关联企业信息。目前,罗马仕监事为雷燕玲,其名下关联22家企业,包括雷社杏控股的江门雨田置业有限公司。这种复杂的关联关系网络可能影响了公司的决策效率和危机应对能力。

针对此次高层变动,罗马仕方面向媒体回应称:”公司正在安排整改,优先梳理内部流程,全部精力聚焦产业链自检,为新品发布做准备。”

然而,在全面停产的背景下,这一表态显得苍白无力。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三个月内两次更换法定代表人,反映出公司内部对危机应对策略存在严重分歧,也暴露了管理层在产品质量控制和供应链管理上的重大失误。

人事震荡与经营困境形成了恶性循环。一方面,产品质量问题和召回事件导致公司声誉受损、收入锐减,引发高层变动;另一方面,频繁的领导层更迭又削弱了公司应对危机的能力,使得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这种循环在充电宝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尤为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罗马仕并非唯一受供应商问题影响的充电宝品牌。安克创新紧随罗马仕之后,宣布召回71.3万台充电宝,两家公司总计召回规模超过120万台。安克创新在声明中将问题根源同样指向”某供应商部分批次的行业通用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与罗马仕相比,安克创新的危机应对显得更为有序。据该公司表示,他们正在”主动进行有效有序的全量召回,为保障召回中的安全,共发出超8万个防火保护袋,目前召回率已达10%。”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罗马仕在危机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不足。

行业警示:低价竞争与质量失控的恶性循环

罗马仕的危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充电宝行业长期积累问题的集中爆发。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事件暴露了行业普遍存在的低价竞争与质量失控的恶性循环,为整个消费电子行业敲响了警钟。

成本压缩与安全隐患的关联性在罗马仕案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罗马仕2023年财报显示,其主力产品PH80系列制造成本中,电池组占比从2019年的42%降至28%。

这种成本压缩直接体现在关键材料的选择上。北京消防部门对事故充电宝的检测显示,涉事产品电池隔膜厚度仅7μm(行业高端产品普遍使用9-12μm),当温度升至130℃时,隔膜收缩率达37%,远超15%的安全阈值。这种为降低成本而采用劣质材料的做法,直接增加了电池内部短路的风险。

行业价格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经济观察报通过对主流电商平台的历史数据追踪发现,一款”罗马仕20000mAh 22.5W快充充电宝”,在2021年时日常售价普遍在人民币129元至149元区间;到了2024年底,在部分渠道,这个数字变成了69元。价格腰斩的背后是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极致追求,而这种追求往往以牺牲产品质量和安全为代价。

监管数据印证了行业质量问题的严重性。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网售充电宝的历年抽检结果,其不合格率已从2020年的19.8%,一路攀升至2021年的25.0%、2022年的35.4%,并在2023年达到了惊人的44.4%。这一数据趋势与行业价格战的加剧高度吻合,反映出”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失灵现象。

认证体系的局限性在此次事件中也暴露无遗。罗马仕在宣布召回前六天还公开声明”所有产品均通过3C及国际安全检测”,而六天后证书即遭撤销,形成戏剧性反差。这反映出当前认证监管存在”滞后盲区”,企业可能利用检测周期差规避风险披露。行业专家呼吁认证机构建立更灵敏的缺陷产品追溯机制,对已获证产品实施动态监测,而非依赖企业自律。

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监管部门已开始重拳出击。6月18日,工信部在官网公示了《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的修订计划,新增或加严过充电、针刺、挤压、热滥用等试验要求,拟提出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直接影响电池安全的关键材料要求等。6月26日,中国民航局正式发文: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以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些监管措施的加码将进一步压缩低质低价产品的生存空间。

罗马仕事件表明,在锂电池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始终是不可妥协的底线。那些为追求短期市场份额而牺牲产品质量的企业,最终将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行业分析师指出,此次危机可能引发充电宝市场的重新洗牌,具有技术积累和严格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品牌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而依赖低价竞争的企业则将面临生存危机。

前路何在:罗马仕的生存挑战与行业未来

罗马仕当前的困境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危机,更折整个消费电子行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在全面停产、高层震荡、监管趋严的多重压力下,这家曾经的行业巨头能否绝处逢生?其经验教训又为同行企业提供了哪些启示?

供应链革命势在必行。罗马仕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电芯供应商的质量失控,这暴露了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的重大缺陷。

行业专家指出,充电宝企业必须实施”断腕-升级-透明”三步战略:首先,果断终止与问题供应商的合作;其次,选择具有国际认证、质量口碑更优的供应商,并建立电芯质量溯源系统;最后,联合行业协会推动供应链风险评估标准建设。然而,在全面停产的背景下,罗马仕能否有足够资源和信誉完成这一转型存在很大疑问。

技术研发与标准提升是行业未来的关键。针对高校禁令引发的信任危机,专家建议采用”技术对冲”策略,与顶尖科研机构共建联合研发中心,聚焦智能温控、石墨烯散热等前沿技术,推出具备”五重防护系统”的新一代产品。同时,主动对接民航局适航审定中心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参与制定”航空级充电宝”团体标准,重点突破极端温度适应性、电磁兼容性等核心指标。这些举措虽能提升产品竞争力,但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投入,对当前现金流紧张的罗马仕而言挑战巨大。

消费者信任重建是罗马仕面临的最艰巨任务。用户反馈直指行业痛点:”19年购买的充电宝两年就报废”的案例,叠加本次大规模召回,彻底瓦解消费者对性价比产品的信任。部分消费者已转向通过官方平台严查认证状态,折普遍性信任危机。罗马仕若要重新赢得市场,必须建立比行业标准更为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并提供超预期的售后保障,这种”过度补偿”策略将大幅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ESG管理缺陷在此次危机中暴露无遗。安克创新2024年ESG报告中宣称利用”智能质量诊断系统”精准识别全环节的质量风险,实施订单符合性验证制度,对产品功能、外观、认证合规性等进行多维度抽检。然而,与其召回71.3万台充电宝的事实形成鲜明反差。这表明许多企业的ESG报告更像是一份”漂亮”的PR报告而非自查报告,与实际运营存在严重脱节。罗马仕和同行企业必须将ESG原则真正融入日常运营,而非仅作为形象工程。

行业整合加速已成必然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移动电源全球第一梯队的厂商主要是安克和小米,总计占有19.93%的市场份额;罗马仕位列第二梯队,和三星、ZAGG等共同占有12.48%的份额。然而,到了2024年,罗马仕全球市场份额又从12.48%降至不足8%,被安克、小米等品牌拉开差距。此次危机后,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品牌将面临淘汰。

罗马仕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若不能在供应商多元化、技术研发、组织变革等方面进行彻底改革,罗马仕恐将难以在行业洗牌中生存。但无论结局如何,这家企业的经验教训已经为整个消费电子行业敲响了警钟:在安全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面前,唯有系统性的价值重构,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