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07-04 11:26:26
(原标题:华西证券:情绪消费红利驱动千亿IP市场扩容 头部企业全球化布局成关键)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西证券发布研报称,情绪消费红利(人均收入↑+闲暇↑+代际更替)驱动千亿级IP市场扩容,但中国仍处早期(人均消费为美国1/60)。头部企业需通过IP情感化设计(Labubu)、跨媒介开发(乐园/影视)及全球化布局(泡泡玛特海外收入+375%)抢占增量,同时警惕单一IP依赖(Hello Kitty历史波动)及内容创新不足风险。相关受益标的:泡泡玛特(09992)、布鲁可(00325)、量子之歌(QSG.US)、名创优品(09896)
华西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宏观驱动:情绪消费时代来临,婴儿潮带来行业增量
收入与闲暇双升。中国人均GDP达1.26万美元(1978年的80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4万元(2024年),推动消费层级从实物→品牌→服务→情绪消费跃迁。
城镇居民日均休闲时间较2019年增长80%,文化休闲占比提升18%,高净值人群精神消费增速达23%(豪车消费降12%)。
城市化与人口结构变局。城镇化率增速放缓至1.3%(2024年),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6%,消费占GDP比重仅55%(美日韩为65%-80%)。中国Z世代群体进入消费主力期,与日本“回声婴儿潮”(1962-1972年)历史路径相似,催化个性化IP需求。
国内市场增量空间显著,格局较为分散
增量空间显著。2023年全球IP授权市场达3565亿美元(CAGR 5%),北亚增速领跑(中国+9.6%),但中国人均IP消费仅70元(不足全球均值1/4,美国4225元)。
2024年中国IP零售额近1000亿元,成全球第四大市场,预计2024-2029年IP玩具CAGR达17.2%。
成熟市场竞争高度集中,国内格局分散。全球TOP10授权商垄断68.4%份额(迪士尼620亿美元居首),中国泡泡玛特(IP玩具市占率11.5%)、奥飞娱乐跻身TOP50。
泡泡玛特全球玩具市占率2.4%,Labubu IP年收入30亿元(占其总收入23%)成头部引擎。
优质IP的成功公式是什么?
通过复盘labubu、Hello Kitty的成长历史,该行认为打造爆款IP的通用公式为社交货币+稀缺性+跨媒介开发,但参考一些“红极一时”的IP,比如Bearbrick、KAWS等,早期凭借留白的形象与各种经典IP联名,同时限量发售形成稀缺性,短时间内成为爆款IP,二手市场溢价倍率达10-30倍,但是过度的稀缺性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
反观Hello Kitty,至今已诞生51年。得益于其“无嘴”的简单设计,以及“非猫非人”的设定,给予了角色更大的想象空间,同时减少了文化冲突,同时持续的IP运作能力加持,给了角色更长的生命周期。Hello Kitty在多个产品品类与品牌进行联名,小到服饰、日用品、文具、厨具、家电,大到文旅机场、乐园等等场景,从平价品牌优衣库到奢侈品牌Gucci,在各个领域以及各个消费层级进行用户拓圈。该行认为长周期的形象IP具备更强的跨媒介开发的能力,这要求IP的设计较为简单,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对于内容IP(迪士尼、海贼王)或者操作性更强的玩具(高达积木、乐高)来说,则是不断输出内容(要求世界观足够宏大)/产品不断更新迭代的能力(玩法迭代),让消费者保持持续的新鲜感。
产业链及商业模式梳理—如何成长为IP巨头?
IP产业链通过五大环节协同运作(授权商、代理商、被授权商、制造商、零售商)实现价值分层释放。阿里影业作为代理商代表,首创IP2B2C模式,打通阿里生态资源,为品牌提供从IP授权、设计到供应链的一站式服务,2025年以41亿美元授权零售额位居全球第六,占国内市场份额19%。泡泡玛特则以社交货币(明星带货+盲盒稀缺性)和跨媒介开发(乐园、影视)驱动全球化扩张,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39%,东南亚/北美增速超500%,海外门店坪效达内地2.6倍。万代凭借“IP轴战略”构筑全产业链壁垒,娱乐、IP制作、游乐三大部门年开发超2万种产品,前三大IP(高达/龙珠/海贼王)贡献398亿日元营收,海外销售占比40.5%。三大案例共同揭示IP巨头核心能力:深度运营解决行业痛点、全球化布局抢占增量、多IP矩阵抵御周期风险,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成长路径。
风险提示
消费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项目落地不及预期。
金吾财讯
2025-07-04
智通财经
2025-07-04
智通财经
2025-07-04
智通财经
2025-07-04
金吾财讯
2025-07-04
智通财经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