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葵花药业研发营销双缩却购8亿理财,资金管理策略缘何如此保守?

来源:新刊财经

2025-07-05 13:56:41

(原标题:葵花药业研发营销双缩却购8亿理财,资金管理策略缘何如此保守?)


葵花药业2025年一季度报披露,其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规模达24亿元,意味着约75%账上现金用来购买理财。在当前货币政策下,该类资产1.00%-2.05%的年化收益率显著低于医药行业平均资本回报率,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葵花药业战略级投资项目的缺失与业务拓展动能不足。

"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了"——这句曾响彻大江南北的经典广告语,见证了葵花药业作为OTC药品行业领军企业的辉煌时代。然而在全媒体营销生态重构、医药零售渠道变革的当下,这家曾连续多年蝉联儿童药市场占有率榜首的企业,正面临品牌声量弱化的转型阵痛。

7月4日,葵花药业(002737.SZ)公告称,公司近日使用闲置自有资金80,000万元购买了部分理财产品,包括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的多款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1.00%至2.05%之间。


图片来源于:葵花药业公告

葵花药业强调,此次现金管理是在保障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及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旨在提升资金配置效能和现金运营收益,不会对其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截至公告日,葵花药业现金管理未到期金额为人民币180,000万元(含本次)。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葵花药业2025年一季度报披露,其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规模达24亿元,意味着约75%账上现金用来购买理财。在当前货币政策下,该类资产1.00%-2.05%的年化收益率显著低于医药行业平均资本回报率,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葵花药业战略级投资项目的缺失与业务拓展动能不足。这种"防御性"资金管理策略,虽维持了短期财务稳健性,却可能制约长期价值创造能力。


研发营销双收缩

而根据天眼查显示,葵花药业最新授权专利仍停留在2015年,此后近十年间未新增核心专利布局。这种创新投入的长期停滞,或反映出葵花药业产品管线更新迭代能力的结构性短板。


图片来源于:天眼查

根据葵花药业2024年年报显示,其全年研发费用为1.24亿元,同比下降3.6%,研发费用率徘徊在3.7%的低位水平。研发人员数量也从2019年的654人锐减至2024年的441人,五年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率达33%。

从销售模式看,葵花药业依托品牌广告投放驱动市场拓展,营销体系被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然而,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分别录得4.31亿元和0.82亿元,同比降幅分别达68.46%和79.19%。其中,2024年广告及业务宣传费用大幅缩减至1.6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9.06亿元出现断崖式下滑。


图片来源于:葵花药业2024年年报

值得警惕的是,葵花药业在研发投入方面长期保持审慎态度,未实施大规模资金投入,而今又大幅削减其赖以生存的品牌广告宣传支出。这一反常举措不仅与行业常规发展路径相悖,更从侧面展现出企业可能正面临显著的业绩增长压力与战略调整阵痛。


业绩低迷,管理层动荡或为诱因

2024年,葵花药业实现营收33.77亿元,同比下降40.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2亿元,同比下降56.03%。进入2025年一季度,业绩颓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期内公司实现营收6.63亿元,同比下降56.3%;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降幅达77.62%。若非通过降本增效大幅削减广告费用支出,葵花药业恐已陷入亏损。

针对业绩滑坡,葵花药业将主因归结为"突发性变量因素",指出呼吸类产品受上一年度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形成的高基数效应影响,整体销量呈现下行回归态势。然而对比行业竞品表现,这一解释缺乏说服力。同期以感冒呼吸类产品为核心业务的华润三九,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63%、净利润同比增长18.05%。

从季度经营数据观察,2024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分别实现营收15.18亿元、10.09亿元、4.39亿元和4.1亿元。其中,第三、四季度同比降幅均突破60%,而这一关键时间节点恰与葵花药业高管团队频繁变动周期高度重合,暴露出管理层动荡对其经营产生的实质性冲击。

2024年6月,葵花药业迎来新一轮管理层调整浪潮,原监事会主席兰芬、独立董事施先旺、贾士红、林瑞超以及董事何国忠、崔丽晶等六位核心管理人员集体请辞。2024年第三季度,葵花药业副总经理兼内部审计负责人李金明因退休离任,同期副总经理朱晓南亦以个人原因辞去职务。

进入2025年,管理层变动态势延续。6月24日,公司副总经理马新宣布退休离职。据公开履历显示,马新持有药物分析专业学士学位,职业生涯横跨跨国药企与本土制药集团。曾任职北京诺华制药肿瘤业务部全国销售培训经理、辉瑞投资全国培训助理总监,后担任海正辉瑞制药人力资源副总裁及三生制药集团人力资源副总裁,自2021年12月起负责葵花药业人力资源与运营管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时年59岁的马新虽临近法定退休年龄,但尚未达到正式退休标准,其提前离任亦引发市场关注。

从产品端审视,2024年底葵花药业主打产品“小儿智力糖浆”因疗效争议陷入舆论漩涡。多名医学专家指出,小儿智力糖浆的有效性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支持;同时,部分成分(如石菖蒲)长期使用可能存在毒性风险,缺乏明确的长期安全性数据。根据黑猫投诉平台投诉案例显示,近期消费者针对葵花药业旗下叮叮消系列及眼药水的产品质量表示怀疑,主要集中于疗效不显著、使用体验不佳等问题。



图片来源于:黑猫投诉

在治理层面,自2018年原董事长关彦斌因刑事案件入狱后,其女关玉秀、关一联合执掌葵花药业已历七载。这段过渡期内,葵花药业虽维持基本运营框架,但战略转型步伐迟缓,产品管线更新滞后的问题日益凸显。在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与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若不能及时做出调整,或将面临市场份额持续萎缩、品牌价值贬损的风险。

作者 | 王昊宇

编辑 | 吴雪

1

2

3

NEWS

NEWS TODAY

fund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7-05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7-05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7-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