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券商中国
媒体
2025-07-05 23:33:55
(原标题:增资近65亿元!小贷行业正上演“增资”+“清退”)
“增资潮”和“出清潮”,正在小贷行业同时上演。
近日,平安融易旗下金联云通小贷公司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资100%至100亿。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有26家小贷公司共计增资约64.99亿元。除了增资额高达50亿元的金联云通,有3家公司实现了超亿元级增资。
与此同时,券商中国记者据央行公开数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小贷公司一年来减少了409家。
天眼查APP显示,上月末,平安融易旗下金联云通小贷公司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资100%至100亿元。增资后,这家平安系小贷公司成为仅次于字节跳动旗下中融小贷公司(注册资本190亿元)和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注册资本105亿元)的全国第三大小贷公司。
金联云通成立于2016年8月,经营范围包括小额贷款业务、票据贴现业务、资产转让业务和代理业务等,由平安融易(黑龙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融熠有限公司、未鲲(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锦炯(深圳)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工商信息显示,这些股东均为平安集团旗下平安普惠和陆金所的关联公司;同时,该公司董事长为平安普惠全国总部总经理助理尹源,董事刘盈和陈东起等也均为平安普惠、陆金所的高管。
除了金联云通,据天眼查APP提供的信息,今年上半年还有25家名称含有“小额贷款”或经营范围包括小贷业务的小贷公司注册资本增加(注:绝大多数公司名字均含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字样,另有两家融资担保公司、一家科技有限公司、一家投资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含小贷业务)。
券商中国记者汇总天眼查信息,这26家小贷公司共计增资约64.99亿元。除了增资额高达50亿元的金联云通,另有3家公司实现了超亿元级增资:四川佳物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增资3亿元;广州耀盛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增资3亿元;广州市安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增资2亿元。
央行2025年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贷公司5081家(注:由于批准设立与正式营业并具备报数条件之间存在时滞,央行统计口径小贷公司数量与各地公布的小贷公司批准设立的数量有差别)。贷款余额7366亿元,一季度减少183亿元。
而往前回溯,截至2024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贷公司5490家,贷款余额7580亿元。也就是说,截至今年3月末这个时点,我国小贷公司一年来减少了409家。
据券商中国记者粗略汇总地方层面的公开信息,多地陆续清退、注销辖区内不合规小额贷款公司,公告涉及的小贷展业主体超百家,包括但不限于:
1月6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公告称,该局开展全省失联、“空壳”地方金融组织排查工作,汇总形成失联、“空壳”地方金融组织名单(第一批)。名单包括82家机构,其中有16家小额贷款公司;
3月26日,云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失联”“空壳”地方金融组织名单的公示(第一批)》,名单包括548家机构,其中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小额贷款公司”的机构共109家;
4月3日,江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注销部分地方金融组织经营资质的公告》共涉及7家小贷机构;
4月14日,大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的《关于终止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试点的公告》,共涉及3家小额贷款公司;
4月23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 “失联”“空壳”小额贷款公司名单(第1批),共涉及8家小贷机构。公告明确,纳入“失联”“空壳”名单的小额贷款公司须于公示期内主动申请注销或退出行业。
在从业人员看来,监管部门正通过提高准入门槛、限制展业范围、强化穿透式监管等组合拳措施,引导小贷行业的低质主体加速出清。
“很多区域性小贷公司,资本金规模很小,获客和应用场景都很匮乏,它们即便不是空壳,其实也不太具备竞争力了。我觉得小贷行业也正在形成‘马太效应’,那些有大厂背景的、或者是有非常强势的互联网渠道优势的,比较容易经得起银行下沉信贷业务的带来的巨大挤压。”一名前互联网小贷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腰部的小贷公司要是想在“夹缝中生存”,或应尽可能发力深耕细分及垂直市场,比如供应链金融、汽车金融等领域。
责编:罗晓霞
校对:彭其华
券商中国
2025-07-05
证券时报网
2025-07-05
证券时报网
2025-07-05
证券时报网
2025-07-05
证券时报网
2025-07-05
证券时报网
2025-07-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