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商务宴请萎缩,徐记海鲜“下凡”

来源:创业最前线

2025-07-19 20:48:56

(原标题:商务宴请萎缩,徐记海鲜“下凡”)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谢小丹

编辑 | 胡芳洁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海鲜一哥”徐记海鲜最近很烦恼。

据湖南省餐饮行业协会官方发布平台《湘菜人微报》透露的数据,徐记海鲜6月销售额较5月下降近20%,第二季度环比下降24.4%。这家曾经的海鲜餐饮行业翘楚不得不将员工数量从7800人减至5000人,并计划进一步裁员,可见其经营压力之大。

对于全国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徐记海鲜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品牌,但在长沙、西安、武汉、深圳以及上海等城市,许多消费者想吃海鲜时,脑海中都会浮现徐记海鲜的名字。

在餐饮江湖中,徐记海鲜素有“海鲜一哥”的称号。但即使做到了一哥,面对低迷的市场环境,也不得不想方设法应对。海鲜酒楼还能找到新的市场增量吗?

1、“海鲜一哥”遇市场难题

“海鲜一哥”诞生于一座并不临海的城市——长沙。

1999年,徐记海鲜正式创立,但现在为止,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以经营特色海鲜为主,涵盖经典湘菜、粤菜的中高档酒楼,目前在长沙、西安、深圳、上海等全国多个城市经营了60余家门店,实现了由内陆向沿海城市的“逆袭”。

长沙虽然紧邻湘江和洞庭湖,但传统的湘菜食材大都以猪牛羊、鸡鸭鱼为主。湘菜研究者郭郭江告诉「创业最前线」,海鲜进入湖南,主要得益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速公路的开通,让海鲜运输更为便捷了。

如今长沙也形成了丰富的海鲜餐饮业态。

长沙居民邓先生告诉「创业最前线」,在长沙如果要吃海鲜,可以去马王堆海鲜市场的大排档,还有一些可以代为加工的地方,但如果请客吃饭,而且要吃海鲜的话,那必然就会想到徐记海鲜了。

(图 / 徐记海鲜官方微博)

郭郭江也认为,徐记海鲜在湖南人心中是个高端又优雅、服务水准也很高的品牌,人均消费大概在200多元,主要吃海鲜的话可能会更高。

西安消费者高女士同样会因为宴请而选择徐记海鲜。她对「创业最前线」表示,徐记海鲜在西安开了很多店,但一般只在有重要客人时才会去,上一次她在徐记海鲜用餐,5个人消费在2000-3000元之间。龙虾、蟹和鲍鱼一般都是她去徐记海鲜的必点。

徐记海鲜的发展,也受到了餐饮行业认可。在2021年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海鲜酒楼品牌影响力”排行榜中,徐记海鲜在综合影响力上高居榜首。

2023年11月发布的2024上海米其林指南中,徐记海鲜肇嘉浜店首次上榜。公司推出的更高端品牌“蓝麒麟”(运达汇店)则在2024年首次上榜黑珍珠一钻餐厅。在2025年,上述两家店又连续入选。

“在餐饮行业里,徐记海鲜也算是同行学习的标杆,很有实力又低调,在出品、管理、服务、团队培养和标准化方面都值得大家学习。”郭郭江对「创业最前线」表示。

但在餐饮市场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徐记海鲜自然也面临压力。

“我感觉他们生意已经没有疫情前好了,去年去的时候就挺冷清的了。”高女士觉得,主要原因是这两年大家都选择谨慎消费了。

宏观数据层面也反映了餐饮行业的疲态。2024年国内餐饮收入达到5.57万亿元,增速则由2023年的20.4%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5.3%。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从供应端看,当下由于多个行业不景气,而餐饮行业凭借其进入门槛低和高现金流的特性,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资本。据企查查数据,2024年新注册餐饮企业357.4万家,餐饮企业存量达到了1680.6万家,为近五年高峰。

需求层面的下滑更会导致餐厅的客流下滑。上述报告显示,从需求端看,2024年,国内商务活动减少,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9,仅高于2022年。受此影响,高客单价的工作宴请类餐饮需求大幅减少,低客单价的日常饱腹和亲友聚会餐饮场景需求仍较为稳定。

商务宴请是海鲜酒楼的重要客源。郭郭江对「创业最前线」表示,中高端餐厅本身就并非完全品尝美食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作为社交场所,宴请有利益来往的人,这类需求减少,自然导致销售下滑。

2、逆势扩张

回溯徐记海鲜的创业史就可以发现,其门店规模和版图的扩张发生于最近5年。

1999年,徐记海鲜创始人徐国华在长沙开出了第一家门店。

在创立徐记海鲜之前,徐家四兄弟曾做了近10年的海鲜供应商。徐国华在一次访谈中说,“长沙很多宾馆、酒店的海鲜,都是我们在供应。”

到了1999年,很多餐厅都会欠他七八十万的货款。被欠账逼急了的徐国华,就以供应商身份,和其他三兄弟开始尝试切入餐饮业。

现在徐记海鲜的架构中还能看出这种家族企业的印记。企查查显示,目前徐记海鲜主体湖南徐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股东中包括了徐立华、徐国华、徐四华、徐武华四人。

现在,徐氏家族二代们也加入了徐记海鲜,如徐记海鲜的外卖事业部和高端品牌蓝麒麟都由二代们带头组建。

徐记海鲜最让外界瞩目的是,在疫情期间克服了困难,实现逆势扩张,门店数量也从2019年的30余家增长到2022年的60家。

(图 / 徐记海鲜官方微博)

规模的扩张也带来了营收的增长。徐记海鲜2018年营收6亿多,2019年10亿左右,之后增速保持在每年40%以上,2022年营收赶超18亿。

郭郭江看来,市场差异化是徐记海鲜成功原因之一。“大家都没有意识到高端海鲜酒楼还能做到价格亲民,在90年代,所有的高端海鲜酒楼,尤其是香港开过来的都很贵,是徐记海鲜先把价格打了下来。”郭郭江说。

在郭郭江的记忆里,海鲜酒楼生意曾有过一段暴利期。“曾经投资一个店500-1000万左右,大概一两年就能收回来,是相当暴利的。”

而在2020年,海鲜店的毛利一般在55%左右,净利润一般在20%以内。

郭郭江认为,徐记海鲜现在最大的优势便是供应链,“供应链的建设需要钱,他们赚了第一桶金之后,便开始着手搭建供应链。有了资金,他们能够建立中转仓库和海鲜池,从而产生了叠加效应。”

「创业最前线」注意到,徐记海鲜门店一般设有海鲜池,可以支持消费者现点现捞。但按徐记海鲜的规定,当天的食材必须全部卖完,鲜货最多存放18个小时,海鲜冰箱零库存。

(图 / 徐记海鲜官方微博)

除海鲜池外,其余海鲜则放置在海鲜仓寄养。据潇湘晨报报道,徐记海鲜曾对外展示位于长沙的超级海鲜仓,其中位于长沙的总仓,一共有38组暂养池,每个池子均有独立温控,盐度为统一的24度。

除了控制温度和盐度,所有海鲜在总仓的停留时间不会超过2天。目前长沙共有10台车,每天发出70余趟次。从凌晨3点到晚上8点,根据门店需求及时配送。

此外,在上游食材采购方面,徐记海鲜则一直和原产地建立合作关系,在海内外优质源产地派员工驻扎,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空运、海运物流以及冷链配送体系。

徐记海鲜扩张后更凭借规模优势在上游取得了更低的采购价格。徐国华曾对媒体介绍,2022年,徐记海鲜曾一次拍下五十吨帝王蟹,价格每吨会比其他家便宜十几万元。如今,徐记海鲜在国外采购,也经常是采用拍卖的方式,一次就拿下几十吨,通过规模优势,做强品牌。

供应链建设也让徐记海鲜有了从长沙对外扩张的能力。

餐饮行业垂直媒体餐饮老板内参文章中称,徐记海鲜每到一个城市,供应链就重做一遍。2017年之前,徐记海鲜只开了19家店,但2017年之后,对供应链和产品标准化、服务标准化越来越顺手的徐记海鲜,有了扩张全国的底气。

3、消费萎缩,海鲜酒楼“下凡”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徐记海鲜开始多方向扩张,一方面走起了更高端路线,另一方面则尝试更加亲民。

徐记海鲜在2021年就尝试精致化路线,推出了高端海鲜子品牌“蓝麒麟”。蓝麒麟定位轻奢,大众点评上一份双人黑珍珠臻选套餐售价988。

(图 / 徐记海鲜官方微信公众号)

徐国华将蓝麒麟的推出称作“长沙保卫战”,其实质则是开辟了徐记海鲜的矩阵化品牌发展之路。

“徐记海鲜在长沙扎根24年,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需要通过一个高端品牌,重聚徐记海鲜的品牌势能。”徐国华认为,这种“高端防御”类似飞轮效应,徐记海鲜为蓝麒麟进行品牌背书,而蓝麒麟则让徐记海鲜实现了品牌增值。

不过,蓝麒麟在长沙运达中央广场开店之后,徐记海鲜没有选择继续扩店,目前蓝麒麟仍只有一家门店。此后,公司反倒走起了更有性价比的路线,2023年,徐记海鲜又推出了另一新品牌“海洋小客”,食材多选用小海鲜,并喊出了“小海鲜更有性价比”的口号。

当时,海洋小客首店选在西安MOMOPARK商场试营业。时至今日,据徐记海鲜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门店已经闭店,消费者可以去西安的明德门门店和万象天地门店。

在餐饮行业增速放缓、商业宴请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徐记海鲜主品牌的门店也开始走起了亲民路线,寻求从商务宴请转型大众餐饮。

2025年,徐记海鲜更进一步在家宴场景深挖,并在生日宴场景中持续深耕。

徐记海鲜品牌总监徐丹曾介绍,门店在“布置-产品-服务-宣传”一系列的环节上都为生日宴场景做了调整,如在布置上,根据顾客需求,营造出哪吒、迪士尼、瀑布花等不同主题场景,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喜好。

最为关键的是,在产品上,从以前“中年男人喜欢的菜”,逐渐细化出不同家庭角色喜欢的菜品,如专为小朋友研发的鲜虾球薯条、生菜烤肉等等。

徐丹还向媒体透露,门店今年4月下旬开始发力生日宴场景后,增长明显。原来三月份单店预订生日宴的有20桌,四月是50多桌、5月是90桌、6月份已经超过了130桌。

家宴场景能给徐记海鲜带来多少增长机会目前还是未知数。郭郭江认为,生日宴、升学宴等这类场景一直存在,并非突然增加的市场机会,但这个市场规模有限,如果想分这块“蛋糕”,就要从其他餐厅抢客源。

(图 / 徐记海鲜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然,市场变局下,品牌不可避免遭遇市场压力。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对「创业最前线」表示,这几年整个餐饮市场比较低迷,中高端消费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品牌不得不裁员减员和开源节流,待经营好转后再重新扩张。徐记海鲜目前也面临同样的压力。

徐雄俊对「创业最前线」分析,现在中餐里面最火的是兰湘子,凭借较低的人均消费和现炒湘菜,已成为当前中国最成功的湘菜品牌之一。这个品牌的快速增长,主要归功于其性价比优势——既好吃又便宜。

在他看来,目前徐记海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客单价已攀升至300元左右,需要想方设法降下来,借鉴西贝或兰湘子的路线,打造既美味又实惠的用餐体验,这是大势所趋。

而采取性价比路线,徐记海鲜需要充分发挥其多年积累的供应链优势,从而在门店为消费者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在大众餐饮领域,徐记海鲜未必无法找出一条突围之路。

*注:文中题图来自徐记海鲜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