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全球企业为何看好中国?在“链博会”上找到了答案

来源:尺度商业

2025-07-21 17:18:25

(原标题:全球企业为何看好中国?在“链博会”上找到了答案)

百年前的1924年,孙中山给亨利·福特写了一封信,邀请这位汽车巨擘前往中国南方实地考察,希望借助福特在工业化方面的经验与实力,推动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

面对孙中山的盛情邀请,福特办公室的一位助理回信说,福特已经收到了邀请,但“目前没有前往中国的打算”。

百年后的2023年,福特宣布与中国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开展合作,在美国密歇根州投资35亿美元建设磷酸铁锂电池工厂。该项目,由福特独资建设,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授权及相关运营支持。

“百年之间,角色演变”——这则令人感慨的故事,是尺度商业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宁德时代展台看到的。我们想,宁德时代将这个故事放在展台醒目位置,是想向全球宣示,100年过去了,中国企业与世界企业已深度交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企业深耕与投资的沃土。

本届链博会呈现出来的景象正是如此,涉及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650多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本届链博会,参与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与“含美量”均有提升:境外参展商占比从上一届的32%提升至35%,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美国参展商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数量之首,美国参展商数量比上届增长15%,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首次参展。

一组组数字之下,尺度商业在现场感受到的是全球企业和人们在“链”上的热情与合作心态。现场碰到两位外国友人问路,他们用熟练的中文询问“清洁能源链”展馆怎么走,他们说,中国的绿色能源和新能源发展太迅猛了,机会一定不少!

在链博会现场,许多中国企业展示它们的产品、创新技术以及供应链能力。

赛力斯旗下品牌问界除了亮相M5、M7、M8、M9等广受用户喜爱的汽车车型,还展示了全球首个全栈式多动力兼容平台“魔方技术平台”;小鹏汽车则展示了小鹏G7、小鹏X9、小鹏“陆地航母”、图灵AI芯片等前沿科技产品,吸引观展客人络绎不绝地围观;以供应链业务为主业的建发股份三度亮相链博会,围绕“中国式商社、全球化建发”品牌定位,系统展示其与各方共享全球化红利的愿景与服务能力……

外资企业在链博会现场,则充分展示了它们看好中国、深耕中国的信心与决心。

特斯拉汽车在展台醒目位置,写上了“世界标杆、中国智造”—特斯拉与中国供应链伙伴一起打造世界级产品的标语;英伟达打出“感谢我们的生态及行业合作伙伴”的口号,并列出了诸多中国企业合作者;惠普则说“在中国、为中国”……

可以说,在链博会现场,你能深刻感受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链”氛围,此刻“脱钩断链”、“小院高墙”显得格格不入,也绝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中国,用一场创新味更浓、国际范更足、链接度更高的链博会,有力地告诉全世界:开放的中国充满无限机遇。

创新味儿+国际范儿:链博会背后的中国越来越有吸引力

回到开篇宁德时代展示的那则回荡着历史深思的故事,其写道,福特的选择,正代表着众多跨国企业的新趋势。近年来,中国科技企业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中国也正从全球制造基地向技术输出国和创新高地迈进,在动力电池、光伏、风能等多个领域取得领先优势。

中国企业在技术上之所以能从引进到输出,依靠的就是创新。在现场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这次不少来参展和观展的人士,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想来看看链博会上又有哪些创新的技术和成果展示。

而在今年的链博会上,创新链专区迎来首秀,展示我国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流程服务,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基于液氢技术的氢能产业链展示”在先进制造链展区创新链专区亮相,相关关键专利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商业航天发射、超导和大科学装置等领域,也带动了制冷行业等产业发展,涉及诸多上下游企业。

在“链博首发站”上,浪潮集团发布算力中心智能运维机器人、智能矿山AI大模型、风液同源弹性液冷数据中心等新产品。

在创新的道路上,除了企业发力,如何在制度层面和知识产权层面进行赋能?

本次链博会上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展,那就是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展示覆盖68万件存量专利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专利盘活系统,其目的就是解决成果转化中信息不对称、资源分散和商业运作困难等问题。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国务院部署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为牵引,加快推动专利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圆满完成对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的集中盘点、评价,筛选出具有转化前景的68万件发明专利进入资源库,并进行大规模、多渠道、多方式供需对接,成功推动一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说。

可见,在创新这件事儿上,中国已经形成企业和顶层设计双向发力的生动局面。一件件创新专利和成果不断涌现……

创新味儿更足的链博会,自然能吸引更多国际企业来同台展示,寻找创新链上的合作伙伴。

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英伟达在本次链博会上倾注很多心思,其展台不仅展示了当下火热的机器人,还展示了英伟达供应链上的诸多中国企业名单。

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开幕式上说,中国有超过150万名开发者在英伟达平台上开发,将创新变为现实。同时中国的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让各国和各行业都有机会参与AI革命。

美妆行业的品牌欧莱雅,今年首次登上链博会,其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我们和超过1600家供应商紧密合作,一起为中国的消费者打造高效、智能的供应链生态圈,同时也把优秀的本土供应商带向了国际舞台,让中国创新成为全球方案。”

“创新是链博会的底色,也是链博会的生命力所在。”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表示,链博会致力于推动贸易促进、投资合作、创新集聚、学习交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创新味儿”和“国际范儿”十足,不少参展企业已经对明年的链博会充满了期待。

链接度更高:扩大朋友圈,合作向未来

链博会,“链”字当头,本届链博会充分展示了,外资企业与中国企业链接,中国企业“入链”甚至“造链”的场景。

走进现场,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充满了笑意,这是朋友间的合作共赢,更是一幅扩大朋友圈、合作向未来的美好商业图景。

星巴克在链博会的展台上写道,进入中国市场26年,与咖农、供应商、门店伙伴、顾客、绿色能源伙伴一起汇聚绿色力量。

在星巴克的供应链中,一杯咖啡,从云南原产地再到昆山咖啡创新产业园,再经过全国各地的门店到达中国消费者的手上……星巴克与中国越融越深。

住友电工集团在中国关联公司97家,员工超4万人。其产品供应链已经深入汽车、电子、环境能源、信息通信、产业原材料等多个领域。

特斯拉中国的超级工厂助力特斯拉产能爬坡,实现产值和市值的双丰收,无愧于特斯拉在链博会展台打出的“世界标杆、中国智造”的标语。

首次亮相链博会的施耐德电气,展示了其联合上下游打造的端到端绿色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表示,“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最重要的供应链基地之一,我们将与更多链上伙伴加强合作,推动产业链加速迈向高效、韧性、可持续。”

外资企业深度链接中国,中国企业也深度“入链”,展现中国企业在供应链上的价值。

中航沈飞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民机制造骨干企业,主营民用飞机及其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试验、生产、销售及相关业务。空客、波音、中国商飞都是其客户。

西子航空是空客、庞巴迪、波音的一级供应商,是A320翼间小肋、B737驾驶舱内饰件的全球唯一供应商。目前全球交付的80%的民用飞机上都有西子航空制造的零部件。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的当下,全球每销售3辆电动汽车就有1辆搭载宁德时代电池。

随着中国企业在技术与产值上的能力和体量越来越大,它们也开始了“造链”,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链接度和韧性。

就拿汽车供应链来说,传统汽车供应链长期受多层分级、地理分散、研产脱节等痛点制约,部件供应商分散,协作效率低,研发与生产脱节,长链条导致响应延迟,成本居高不下。

本次亮相链博会的赛力斯,面对痛点,开始“造链”,通过产品集成化、智造集聚化,构建“1+1+N”生态联盟,以华为深度合作为核心,集成宁德时代等多家世界级供应商,并且推行供应商集约化革命——将一级供应商数量从300家压缩至100家,其中20家是世界级供应商,保证生产效率与交付质量。

正是由于供应链的给力支持,赛力斯的问界系列产品才能在既保证产能又保证品质的基础上交付到消费者手中。

从赛力斯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从核心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到电池、电机、电控,再到智能网联整车产品和服务。一件现代工业品的产出,聚合了无数上下游企业的技术智慧。

可以说,在“脱钩断链”这样的杂音时不时泛起的当下,链博会深刻地给我们展示了供应链深度融合的价值。

有媒体引述,福特的工程师测算过“纯美国制造”电动车的成本——售价将从4.5万美元飙升至7.1万美元,增幅达58%。更致命的是时间成本:重建一条汽车芯片生产线需要24个月,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需要36个月,而消费者的耐心可能只有3个月。克莱斯勒的工程师抱怨,仅一个方向盘气囊传感器就需要满足17个国家的认证标准。

产业的现实再次证明,供应链不是可以随意剪断的绳索,而是深深嵌入全球经济肌理的血管。

第三届链博会闭幕了,但其展现的“链接”精神却越来越放大,一个链接度更高的中国,必将能够扩大更具广度的“朋友圈”,与世界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