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看似“不差钱”的旭辉电气闯关北交所:地区老牌私企的转型探索

来源:万点研究

2025-07-25 10:49:10

(原标题:看似“不差钱”的旭辉电气闯关北交所:地区老牌私企的转型探索)


作者/青原

来源/万点研究


拟于北交所上市的河北旭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20日回复完三轮问询后,时至今日仍未有新进展。这家成长于华北地区的配电网智能设备企业,骨子里烙印着河北本土的成长基因。然而,招股书揭示的数据与事实背后,上市成功与否亦承载着转型突破的重任。

时代的弄潮儿

1992年南巡讲话以后,数十万公职人员开启了下海潮,停薪留职的政策让他们赶上了改革的春风,时代的红利散向了这群幸运儿。这股风从沿海吹到了内陆,1995年,年少有为的张旭辉凭借过人的技术,仅仅35岁就已经是邯郸市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但张旭辉没有继续官场生涯,而是带着8个人和多方筹集的60余万资金,创立了邯郸市旭辉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在那个还在强调万元户的年代,张旭辉能筹集到几十万的资金,除了技术还有他的过往经历。邯郸市旭辉电力在创立的当年拿到了第一笔订单,签订了一台自动跟踪接地补偿成套装置销售合同。此后,旭辉电气赶上了中国大基建的东风,不断发展壮大。

2001年8月成为旭辉的一个关键转折点,由邯郸迁往河北的省会石家庄,公司走向规模化,落户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旭辉拥有了更大的平台,改名为石家庄旭辉电气有限公司。根据资料显示,石家庄旭辉电气注册资金500万,邯郸旭辉为最大股东,出资160万,占股32%,其他的持股自然人多为张旭辉亲属。1个多月后,石家庄旭辉电气更名河北旭辉电气。

搬到石家庄之后的旭辉走上了快车道,主打产品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置设备。单相接地是电力系统常见的一种故障,表示三相系统中的其中一相发生了短路。简单说就是电线中的一相不小心碰到了地面或者其他接地物体,造成了漏电。这种情况在配电网中特别常见,尤其在潮湿多雨的天气,可能由树枝碰到电线、绝缘子损坏、断线落地、小动物触碰等多种原因引起。

据统计,在短路故障中,单相接地故障占到了70%的比例。在发生单相电接地故障之后,非故障的两相电压会快速升高,烧坏设备。甚至发展成更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引起全系统过电压,损坏更多设备。所以在配电网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处置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旭辉电气的核心技术集中在一二次融合智能开关,是一个安装在电线杆上的智能开关,检测到接地故障后,自动隔离故障区段,实现非故障区域秒级恢复供电,这一细分的领域的国内王者是上海宏力达。

技术出身的张旭辉带领团队拿下了几十项专利技术,成为河北省“专精特新”企业,核心器件国产化率超90%,价格竞争力突出,享受地方电网采购倾斜。在2009年接受地方媒体采访时,张旭辉曾经说过“金融危机对我们影响不大,反而带来更多机遇!”

2008年发生冰雪灾害后,国家为了提高电网安全等级,防止大范围停电,对旧有电网进行升级改造,要求安装更加现代智能的预警装置,加上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一天一个样,电气行业迎来春天。旭辉凭借在科研方面的优势,加上自造化水平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地区强者。主力市场为河北、山西、内蒙古,在国网华北分部招标份额占比约15%-20%。

耐人寻味的股权变化

2003年6月之前,张旭辉并没有出现在旭辉电气股东名单,都是他人代持着股份,直到公司原股东曹梅月将持有的所有股权转给张旭辉,而此前的个人第一大股东刘玲则将所持全部股权转给张旭辉的儿子张珣毅。旭辉电气的股权大变动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张旭辉收拢代持股份的同时,河北旭辉的第一大股东——邯郸旭辉将所有旭辉电气持股转让予其他股东,张珣毅受让9.867%,张旭辉受让2.153%。由此,张珣毅与张旭辉成为旭辉电气第一二大股东,两人的股权加起来接近半数。

2003年8月,旭辉电气注册资本增加2000万元。这次增股最引人注目的一家国企的加入,河北科投这家河北当地的国企,投资了500万,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25%。2004年,张珣毅转让股权给张旭辉,自己的持股降至24.8%,老爸张旭辉持股升至11.9%,河北科投持股25%不变,变成公司第一大股东。

2007年12月,张珣毅将名下的股权转让回给老爸,张旭辉成为第一大股东。2008年,张旭辉与河北科投进行股权置换,其中细节值得玩味,河北科投将旭辉电气25%股权转让给张旭辉,卖了685.75万元,同时张旭辉又将名下240万股公司股份卖给河北科投,卖了不到400万。

一来一回张旭辉相当于用了300万元,买了河北科投手上旭辉电气13%的股权。一系列操作下来,张旭辉个人持股超过40%,河北科投仅持有12%。

2010年,泰阁投资出现在旭辉的股东名单里,泰阁投资是张旭辉控制的平台公司,根据最新的招股书显示,张旭辉直接持有公司28%的股份,通过控制的泰阁投资间接控制16.33%的股份,再通过一致行动人李红燕、张曙光、张涛、张霞控制14.07%的股份,加起来一共控制了58.4%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同时也是公司董事长,还兼任总经理,妥妥的一言堂。

外界将旭辉称为家族企业不是没有道理的,张旭辉和李红燕是夫妻关系,而张曙光、张涛、张霞则是他的兄弟姐妹。张旭辉、李红燕是泰阁投资的股东,分别担任泰阁投资的执行董事兼经理、财务负责人。张加玉、张曙光、蔺红星任副总经理。另外在此前的报道中,张珣毅的职位是旭辉电气的董事长助理。

上市争议

所有公司的上市理由都是为了募集资金,但旭辉电气的招股书却出现了自相矛盾的地方。

2021年及2022年末,公司的其他流动资产为6456.32万元、7634.34万元,其中理财产品为6335.79万元、7626.23万元,大量的闲置资金用来购买理财产品。截至2023年6月末,旭辉无银行借款等有息负债,资产负债率低到只有29.23%,账面上的理财资金还有4678.97万。这样看,旭辉电气似乎没有筹集资金的必要性。

另外,旭辉惹争议的一大现象是其自身的财务关系。2020年至2022年,泰昊电气为其原材料采购五大供应商之一,而旭辉电气通过子公司持有泰昊电气50%股权,但并没有在报表中说明这一层关系。随之而来后续操作是:2022年12月,旭辉将泰昊电气股权转出,此后的2023年向泰昊电气的采购规模便大幅降低。2023年,旭辉电气的箱体及相关附件采购金额大幅增加,采购对象是河北鼎旭,旭辉通过子公司持股其25%的股权。而其他的供应商康诺电气、泰如电气、华诺铁芯的注册地址与股东之间都存在关系。

作为电力设备供应商,旭辉电气的大客户是国家电网,但在2020-2023年期间,旭辉电气三次被通报存在不良行为,主要原因是抽检不合格,分别是雷电冲击不合格、突发短路不合格、温升试验不合格。旭辉电气解释称“上述不良行为中的产品质量问题属于偶发性问题,被通报后公司采取了积极的整改措施,相关事项未对公司参与招投标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国家电网是旭辉电气的第一大客户,占到了销售额的一半以上,“相关事项未对公司参与招投标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这句话显然不能彻底打消大家的担忧,万一旭辉因为被通报的不良影响,在之后不能通过国家电网的供应商资格审核,那将对其产生致命性打击。

未来之路

随着国家基建放缓,头部企业规模化效应不断加强,赢家通吃的现象加重,旭辉电气的毛利率正逐年下滑,报告期内,旭辉电气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1.87亿元、1.84亿元和1.01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7.63%、47.96%、45.75%以及41.38%。

旭辉电气在以前行业春天的时候推行“阿米巴”管理模式,提出了“人人都是经营者”的口号,以订单为最终结果导向,公司内部团队各自为战,推行团队管理模式,内部竞争激烈。现在春天已经过去,订单量整体逐渐萎缩,竞争很容易变为内斗,急需新的突破口。

所以旭辉电气也在积极的转型,并瞄准了储能市场。2025年7月3日上午,旭辉电气与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共同创立了“长时储能技术研发中心”。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波动性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调节供需平衡,最大限度的利用能源,旭辉电气此前长时间为风电提供配套设施,已经积累了不少专利技术,具有一定优势。但与头部企业相比,旭辉较小的体量依旧制约着他的研发水平。

可以预见,旭辉电气的未来之路绝不是一帆风顺,上市以及转型探索的成功与否,都将成为这家地区老牌私企能否继续生存发展的关键之战。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