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燃石医学(BNR.US):7月股价累涨超160%,市场正在博弈扭亏预期?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7-25 22:02:40

(原标题:燃石医学(BNR.US):7月股价累涨超160%,市场正在博弈扭亏预期?)

今年4月至今,美股纳斯达克指数累计涨幅达到21.73%,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7月份走出月度“四连阳”。

在指数向上修复的同时,燃石医学(BNR.US)的股价也在此期间止跌并快速反弹。尤其是7月以来,截至7月24日,燃石医学股价单月累涨幅度高达164.87%,最大涨幅则达到202.91%,大幅跑赢指数。

如此涨幅让投资者很容易想起燃石医学去年11月那一轮拉升行情,当时公司股价在一个月内累涨1.76倍。而在今年7月23日,燃石医学股价单日收涨41.42%,盘中涨幅接近60%,一举打破去年11月27日25.12%的单日股价涨幅记录,最高股价更是突破前期高点达到9.48美元,创下近18个月以来的股价新高。这无疑让投资者更加期待燃石接下来的估值修复进程,但另一方面,其短期的场内过热情绪同样也会是投资者不得不谨慎的因素。

单日股价拉升逾40%的背后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在经过今年3月和4月连续2个月30%的月均股价跌幅后,本就缺乏流动性的燃石医学此时再次来到流动性枯竭边缘。4月28日,其股票成交量仅8972股,换手率仅0.19%。

5月5日,燃石医学股价大跌超13%,但也是从那天起,一股资金开始缓步注入燃石医学。5月5日,公司成交量增至15.24万股,并在接下来2个交易日扩大至15.96万股和28.23万股。此时燃石医学正处于底部盘整状态,股价经过长期下跌后,量能递减到底。股价振幅越来越小,交投清淡无人问津。而此时量能突然提高,一定程度预示着主力资金建仓介入信号。

然而,在5月14日燃石医学出现量能再次突破达到29.17万股时,其主力资金却没有选择直接拉升,而是继续箱体上沿低吸

燃石医学也由此在6月开启了一段横盘震荡期。今年6月,公司股价涨幅仅为1.94%,几乎维持了一个超稳定的横盘效果。而买方资金在此过程中能够用部分筹码打压做盘,同时又承接抛压筹码,使其大部分筹码仍锁定在吸筹区域,并且期间,燃石医学的日均股票成交量明显变小,除了6月12日前后有明显的股价拉升及成交量变化外,其余时间单日成交量鲜有超过5万股,说明市场抛单少,大量筹码在低位堆积。

在7月的股价上攻中,燃石医学的主力资金一改此前缓步风格,选择的是在拉升过程连续拉出阳线的快速拉升打法。通常来说,采用快速拉升的主力资金一般资金实力雄厚,且在早期低位收集了足够多的筹码,达到了高度控盘的程度。例如,在6月24日和6月25日,燃石医学在分别仅有4428股和1597股的日成交量情况下,分别收涨2.19%和收跌1.45%,足以看出主力资金的高度控盘水平。

另外,由于主力的高度控盘力度,所以公司股价拉升并不需要大量资金进场,因而出现了“无量上涨”现象:从6月30日至7月22日,燃石医学仅有2个交易日成交量过3万股。并且,在此轮拉升的过程中,主力资金基本没有选择大幅度的回调或中途洗盘震仓,这也让燃石医学股价能在一个月内一飞冲天,这样既节省了主力资金的资金,又缩短了拉升时间,还可以打开上升的空间。

结合筹码分布图来看,6月25日,燃石医学低于2.68美元的低位单峰密集形态基本形成,随着7月23日出现股价放量突破单峰密集,筹码实现充分换手,股价上攻力度得到空前放大。7月23日,燃石医学股价大幅收涨41.42%,当日成交量达到58.87万股。

从当日资金流向来看,7月23日,在股价大涨的同时,燃石的短期筹码实现了充分换手,当日资金净流出7.82万美元。而在大涨次日,中小单成为燃石的入场主力。通常来说。中小单成交往往代表着散户投资者的交易行为。虽然单笔量小,但它们的频繁涌入展现了市场的活跃程度。7月24日,燃石医学交易资金中,资金净流入8.44万美元,中小单合计净买入6.76万美元。

市场博弈中报扭亏为盈?

实际上,近期并没有什么“大新闻”能够支撑燃石实现单日逾40%的股价涨幅,但7月末之后临近中报季,对市场来说或许是提前博弈公司扭亏预期的一个不错的节点。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燃石医学在上市之初曾主要宣传其开发的“院内+院外”双轮驱动增长模式,然而随着业务的逐步深入,燃石医学近年业务重心开始全面转向院内模式。

在其看来,院内模式拥有无可比拟的竞争力。在此前的财报中燃石医学曾提到“一旦院内实验室、设备和系统到位,我们就会定期向他们出售我们的试剂盒,从而创造高进入壁垒和高客户忠诚度。”也就是说,燃石医学认为院内模式业务更稳定,利润率可能也会更高。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燃石开始大力推进院内渠道,院内和院外业务的营收差距开始逐渐缩小。到2023年Q3季度,公司院内渠道收入首次超过院外渠道。此后,公司的院内收入连续超过院外收入,并最终带动其整体的检测收入结构在2024年实现了首次年度扭转。

并且得益于持续的控费举措,近年来燃石医学的盈利情况也得到一定好转。以25Q1季度为例,燃石医学当期实现营收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4%。在Non-GAAP毛利扣除Non-GAAP销售及一般行政和管理费用后,本季度实现盈利3210万元。并且迄今为止,燃石医学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盈利(Non-GAAP GP-SG&A),并呈现连续上升趋势。

结合燃石25Q1的盈利情况来看,在控费策略下,公司25Q1的归普净亏损1350万元,同比大幅收窄88.89%。若按去年前三个季度的净亏损收窄趋势,燃石确实有望在25Q2实现最终扭亏,这对燃石医学来说,无疑将是一个关键里程碑。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