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财经
媒体
2025-07-30 10:09:00
(原标题:道交基金“速”达民生、百区百镇“暖”聚人心、林险行动“深”耕善治——中国人寿山西社会治理服务新范式)
中国网财经7月30日讯(记者 郭伟莹)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保险业新“国十条”要求,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牢固树立服务优先理念,助力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和灾害防控网。
从“道交基金”疾速抵达民生痛点,到“百区百镇”暖意汇流百姓心田,再到“林险行动”深耕厚植善治土壤,中国人寿在山西实践出一个个社会治理服务的新范式。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积极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守护人民美好生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描绘“大有可为”的新图景。
“道交基金”疾速抵达民生痛点
为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对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依法进行救助,我国自2010年起施行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累计提取救助基金291亿元。
2012年,山西省明确每年从机动车交强险保费中计提1%的费用,作为道交救助基金的主要来源。而道交救助基金成立之初,救助资金使用效率不高。2018年,山西省建立实行政府购买服务、专业机构运营、全省集中管理、统一政策运作的管理机制。2019年政府公开招标,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山西省分公司凭借综合金融服务等各方面实力在招标中脱颖而出,被选定为山西省道交救助基金的独家管理人。
2022年,山西省道交救助基金办法顶层设计进一步修订完善。例如,延长救助时间;增加申请时间;扩大救助范围,将肇事车辆虽投保交强险但不属于交强险赔偿范围等情形,纳入救助情形;提高救助限额,将7日后抢救费用的救助限额提高至30万元。办法修订后,当年交通事故伤员救助数量同比增长21%。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省还率先将非机动车纳入救助范围,实现交通事故伤员“无差别”救助,让好政策惠及更多交通参与者。截至今年6月底,救助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伤员5861人次,占到救助总人次的24.8%。
“政府主导、专业运营”的社会治理创新范式,为山西道路交通救助工作注入了新动能。截至2025年6月底,山西省道交救助基金已累计救助交通事故困难群众23596人次,救助金额超7.16亿元。
“山西省交通事故死亡率从5.24%降至2.44%。这一显著成效得益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系统性改革与多部门协同发力。”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事故支队支队长张建业指出。
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副总裁蒋涛表示,公司聚焦伤者急救无着落、赔偿谈判拉锯战、矛盾升级风险高三大难题,探索实践“暖心慰问+阳光调解+快赔预付”三位一体的保险服务机制创新整合路径。
在山西,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全力推动“预担保、先抢救、后付费”绿通机制的落地实施。事故发生后,公安交警出具《抢救费垫付通知书》,基金管理人向伤员所在急救医院预担保7日内抢救费用,医疗机构快速高效开展生命急救;抢救结束后,基金管理人向医院支付抢救费用,解决医院欠费的压力,彻底解决了“等钱救命”的难题,有效化解事故责任未明确前谁来支付抢救费的社会矛盾。
“2025年,山西省分公司又将服务前移了一步,在医院的窗口联网,设立警医保民生服务站,实现救助服务一窗办。7月,在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打标了交通事故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医院,共173家急救医院。通过一系列创新服务举措,我们会持续将道交救助基金好事办好。”中国人寿财险山西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武哲表示。
除山西外,中国人寿还积极参与山东、陕西、浙江等省市的道交救助基金服务工作。目前已累计垫付资金14.6亿元,追偿7.45亿元,追偿28243起,救助36463人。其中,山西创新推出的“预担保、先抢救、后付费”无差别急救模式,经多年优化发展,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道交管理范式。
“百区百镇”暖意汇流百姓心田
在太原清徐县徐沟镇,有着这样的一个“金融网点”。在这里,老百姓既能办保险、办银行业务,也能免费充电、续水、热饭;既是三农服务站,也是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的爱心驿站。这就是中国人寿“百区百镇”综合金融服务站的一个缩影。一年9000人次、日均超15人次的来来往往,把金融服务的便捷与温度写进了徐沟镇百姓的烟火日常。
中国人寿财险山西分公司总经理唐勇表示,“百区百镇”项目,以“家门口金融服务生态建设”为核心,依托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社区现有物理网点,通过深度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一批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的便民服务站点,目前已覆盖全省68个县域、100个乡镇社区。
“‘百区百镇’项目,核心就是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中国人寿财险山西分公司互动业务部副总经理尉永宏指出,过去产险寿险服务分级分散,老百姓办业务要跑多个地方。中国人寿整合寿险和财险乡村服务网点资源,通过网点共建、队伍共管、资源共享,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国人寿综合金融一体化服务,真正把金融服务送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
“百区百镇”不仅是便民服务站,更是乡村治理的赋能引擎与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一方面,风险保障筑牢根基。以徐沟镇为例,2024年为12398户次农户提供3010万元风险保障,理赔金额125.13万元,在自然灾害与市场波动中为农户撑起“保护伞”。另一方面,就业增收多元路径。推荐符合条件的村民担任寿险营销员、农险协保员,为村民提供灵活就业渠道,截至目前,累计创造1021个就业岗位,带动农村家庭妇女等群体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
放眼全国,中国人寿全面助力筑牢“三张网”,致力于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国寿智慧、方案和力量。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人寿累计新增保险保障金额超450万亿元,赔付支出2372亿元,同比增长14.7%,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存量投资规模超5万亿元,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元,服务大局积极有为,经济减震器与社会稳定器功能更好发挥。
“林险行动”深耕厚植善治土壤
山西省森林覆盖率达20.6%,森林资源丰富,但在生态保障方面面临“保障不足”“关注不高”和“减量薄弱”三大核心挑战。作为山西省林险保障的“压舱石”,中国人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立足金融保险机制定位,以厚植美丽山西生态底色为抓手,提出林险“五个一”综合服务方案,探索出一条多方协同、多维发力的生态保护新路径,为服务社会治理大局贡献保险力量。
林险“五个一”行动指的是,共建一个党建特色品牌、共启一系列公益活动、共送一份国寿暖心关怀、共建一个多维风控体系、共办一场绿色发展论坛。林险“五个一”行动以来,为山西省4028多万亩生态林木提供风险保障超440亿元,并创新研发“绿色卫士”专属产品,涵盖护林员意外、中暑、见义勇为、出行及家财损失等多维风险,已累计为山西省8700余名护林员提供风险保障近140亿元。
林险“五个一”行动坚守“防重于赔”理念,深化风险减量,前置守护绿色安全。在山西,中国人寿财险公司森林险保费中每100元就有10余元被固定用于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同时赔付金还被用于支持建设“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目前已整合卫星遥感+铁塔监控+无人机巡检,覆盖全省90%重点林区,火灾预警响应速度缩短至60秒内。
以山西中村林场为例,该林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中村镇,经营面积27.09万亩,场内以油松、华山松等乔木及连翘、刺梅等灌木为主。基于中村林场显著的生态价值,中国人寿财险山西临汾市中心支公司为其量身定制了专业综合服务保障。2024-2025年,将中村林场的森林险风险保障从2.85亿元提升至3.43亿元,高效理赔雪灾损失65.6万元。公司不仅为林区25名护林员提供保额超4000万元的专属保障,同时还基于无人机巡检数据,与林场共同研判林区风险特征,积极提供风险管理方案,并协助支持扩大阔叶树种培育力度,助力科学优化树种种植结构,从源头降低风险扩散概率。
此外,为支持将“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中国人寿还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先后推出森林、海洋、湿地碳汇保险产品,已实现三大生态系统碳汇保障有效覆盖,并积极将卫星遥感等大数据广泛应用于碳汇产品创新和承保理赔服务。
证券之星APP
2025-07-31
证券之星APP
2025-07-31
证券之星APP
2025-07-31
证券之星APP
2025-07-31
证券之星APP
2025-07-31
证券之星APP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