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EMONEY研究室
2025-08-15 13:26:00
(原标题:微信分付低调测试借款新功能,“信用变现”触手可及?)
文|文心 编|刘双霞
近日,腾讯旗下消费信贷产品“分付”悄然上线借款功能新服务,目前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这一功能允许符合条件的用户基于历史大额交易记录,将额度提现至银行卡,突破了此前仅限于微信支付体系内消费的场景限制。
1.功能揭秘,分付借款的三大关键条件
此次微信分付推出的借款功能并非无门槛开放。根据腾讯相关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的信息,用户需满足三个核心条件才能申请借款:近30天内完成支付满100元的交易;支付时未使用“分付”付款;通过系统综合评估。
这种设计将借款功能与用户的实际消费行为紧密挂钩,形成独特的风控模式。与市场上其他信用借款产品不同,分付的借款金额并非由用户随意决定,而是必须与历史交易金额保持一致。
当用户使用微信支付(非分付)完成一笔100元以上的交易后,借款功能随即解锁。系统会自动识别该笔交易金额可作为借款额度,用户可将该笔资金申请提现至绑定的银行卡。
有用户展示的操作过程显示,在“分付”首页展示的额度下方出现了“借款到银行卡”的选项。点击后,系统会列出哪些历史交易符合条件,用户选择其中一笔交易即可申请借款。
“分付”的借款功能与信用消费占用同一个信贷额度。当用户成功借款后,其微信分付总额度会同步减少。这一设计意味着用户需要在消费分期与现金周转之间做出权衡选择。
在利率方面,分付借款延续了其信用消费的计息方式:日利率0.04%,相当于年化利率14.6%,处于消费信贷市场中等水平。这一利率标准与支付宝“借呗”等同类产品基本持平。
还款机制设计则相对灵活:支持随时还款,已还部分不再计息;用户每月最低只需还款10%即可继续使用服务,这种设计降低了短期还款压力。
在借款用途上,系统默认提示为日常消费,用户还可自行选择餐饮生鲜、美妆零售等不同用途。但转账、红包等交易无法作为借款依据。
在资金端,微信分付的信贷服务由合作金融机构提供。主要授信机构包括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腾讯旗下小贷公司)以及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这种多元化的资金来源结构有助于分散风险。
2.灰度测试策略,腾讯金融的谨慎扩张
分付此次功能升级标志着其产品定位的显著转变。自去年底向部分用户开放以来,分付一直主要应用于吃饭购物等消费场景,被外界视为微信版“花呗”。而借款功能的加入使分付兼具“花呗”和“借呗”的双重特性。
具体而言,分付现在支持两种借贷模式:支付时可选择“分付”付款,实现“花多少借多少”的即时消费信贷;若支付时未使用“分付”,后续用户急用钱时,可凭历史交易申请借款,资金直接打款到银行卡。
微信分付目前的‘借款’功能有点类似信用卡的借款功能。
腾讯对此次功能升级保持了一贯的谨慎态度。分付借款功能目前仅在小范围试行,开通资格由系统自动评估,暂不支持用户主动申请。
这种灰度测试策略在腾讯产品开发中并不罕见。腾讯相关人士表示:“分付是腾讯在灰度测试的消费信贷产品,用户能够通过分付额度享受消费借款服务。目前分付正在小范围试行借款服务升级。”
这种渐进式扩张策略的背后,是腾讯对金融业务风险的高度敏感。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小范围测试有助于平台在不影响大规模用户体验的前提下,验证风控能力和产品稳定性。
与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相比,微信面临一个显著短板:缺乏自营电商消费场景。这一缺陷却促使微信探索出与众不同的金融发展路径。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微信与其他互联网巨头相比,自营电商消费场景建设能力不足,因此需要借力微信支付的支付数据,来丰富自身信贷领域的风控手段与用户资质评估。
微信支付的庞大数据资源成为其最大优势。腾讯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首次突破14亿大关,达到14.02亿。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为分付提供了潜在的发展空间。
2025年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实现营收555亿元,同比增长10%。该业务毛利同比大幅提升21%至290亿元,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8%升至52%,盈利能力显著增强。腾讯特别提到公司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增长明显,主要得益于消费贷款服务、商业支付活动及理财服务的收入增长。
证券市场周刊
2025-08-15
市值观察SZGC
2025-08-15
证券之星网站
2025-08-15
乐居财经
2025-08-15
格隆汇
2025-08-15
观点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