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8-27 21:31:29
(原标题:警惕牛市“李鬼”!AI炮制“股神”非法荐股 股民钱袋子遭惦记)
21世纪经济报道 孙永乐
A股牛市行情下,市场交投活跃,新股民踊跃进场、老股民解套翻身,不少新入市的投资者将短视频、自媒体当作获取股市知识的重要渠道,一些不法分子趁机盯上小散户们的钱袋子,在社交平台实施AI“进化”后的非法荐股活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到,近期在各大社交平台上,AI生成“股神”视频十分泛滥,诸如“徐翔总舵主王者归来”“徐翔林园强强联合”等仿冒知名股市大佬的AI视频层出不穷,不法分子以“股神”入驻、上车抄作业、免费交流学习等噱头引流,开展非法荐股等违法证券活动,对上当受骗的投资者进行“收割”。
8月25日,知名私募大佬但斌旗下东方港湾也发布声明称,互联网平台上有不少新注册的账号,利用AI技术生成但斌的图片或视频,或生成“但斌投资股东大会”的图片,标榜“不卖课、不收费”或“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等从事非法荐股活动,提示投资者务必提高警惕、切勿盲目相信。
监管近期也加强了对打击“非法荐股”的投教内容。近日,上交所投教邀请演员胡歌参与防非宣传,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识别非法荐股陷阱。胡歌提醒各位股民称,“大师”’“大哥”是大坑、非法荐股要认清、稳赚不赔莫相信、高额收益是空谈、莫因小利迷心窍、细辨真伪再掏包、全民“防非”防陷阱、理性投资最重要。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I仿冒“股神”乱象的蔓延,本质上是“暴富心理”与“技术滥用”的问题。此类骗局危害远超个体损失,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轻则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重则扰乱市场秩序。
一方面,A股市场波动中部分投资者急于寻求捷径,对“徐翔归来”“林园指点”等噱头易产生非理性信任;另一方面,AI生成技术成本低廉、仿冒逼真(如AI换脸、语音合成),使不法分子能快速制造“权威人设”,叠加社交平台算法推荐机制助推流量裂变。
社交平台向来是非法荐股的重灾区,随着A股牛市氛围逐渐浓厚,这类违法活动愈发猖獗。当下,AI使用门槛大幅降低,不法分子套路手法不断翻新,借助无相关资质的账号,批量生成AI“股神”视频,开展非法荐股以收割用户的“智商税”。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多个自媒体账号发布AI生成的徐翔视频,配文“徐翔总舵主8月回归”等相关表述,疑似借徐翔之名开展非法荐股活动。这些自媒体的包装模式高度统一,名称、头像、简介等都紧扣徐翔,但又明显“聪明”地规避了违禁词,不仅声称是徐翔本人唯一账号,还提前开启了直播预告,为后续直播荐股做准备。
除了出现频率最高昔日“总舵主”徐翔,林园、但斌、王亚伟、章建平等不少知名“股神”的AI视频,同样在各大社交平台泛滥成灾。其中,更有自媒体账号制作出“徐翔与林园强强联合”“徐翔搭伙章盟主”类似视频,以此作为“流量密码”博取投资者关注。
图/各大社交平台上的AI仿冒“股神”视频
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这些冒充徐翔的AI“李鬼”的坐标均位于江西,疑似为团伙批量制作AI视频开展非法荐股活动。部分涉事账号的认证主体公司存在异常情形,一类是公司自身经营状态异常,另一类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比如,一个名为“空耀科技”的自媒体账号,认证主体是宜昌市朗耀汇商贸有限公司。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杜冰燕,相关股东信息和主要人员里,找不到徐翔本人或其亲属的名字。值得关注的是,杜冰燕已经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也就是常说的“老赖”,涉案金额为2497元。
除此之外,这家公司的部分信息变更情况也存在猫腻。今年7月4日,公司名字从“宜昌市天娇证券咨询有限公司”变更为“宜昌市朗耀汇商贸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从原来的30万提升至100万。同日,公司经营范围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证券财务顾问服务”变成了“日用品销售、信息咨询服务”等。这意味着,该账号在发布AI仿冒徐翔视频、开启荐股直播时,反倒不具备相关的证券投资咨询资质。
图/仿冒徐翔的一个名为“空耀科技”的自媒体账号
记者了解到,目前微信视频号、抖音平台已对部分涉事账号进行处置。截至8月27日,记者在多个平台查询发现,多个仿冒徐翔的账号已被封禁,相关AI生成视频已被删除。同时,搜索“徐翔”“但斌”等关键词,上述AI“股神”视频也已无法检索到。
不过,记者在微信平台上搜索“林园”时发现,依旧存在“林园投资策略”“林园本人”等号称林园的自媒体账号。这类账号常常发布股市行情点评,并借助文章、私信等进行引流和荐股,部分高仿号的显示排名甚至在官方公众号“深圳市林园投资”之上。
而今年2月份,林园投资就曾对外声明称,公司主要的经营范围是资产管理,对外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不曾举办任何培训班,公司工作人员均不与外界交流股票,未曾建立任何微信群、QQ群、培训班等,也不存在任何指导投资/炒股的行为,请广大投资者提高警惕。
图/微信搜索“林园”显示的账号结果
8月18日,东方港湾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发现互联网平台上有不少新注册的账号,利用AI技术生成但斌的图片或视频,或生成“但斌投资股东大会”的图片,标榜“不卖课、不收费”或“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等从事非法荐股活动。
东方港湾强调,此类非法荐股活动的具体路径为:视频号上显示“X月X日直播”,点击预约按钮后,进入其内部交流,一旦进入,就会有所谓的“老师”进行“手把手”指导。
记者注意到,8月25日,东方港湾官方公众号“东方港湾投资管理”再度发布上述声明,提醒投资者防范他人利用AI仿冒但斌先生进行不法证券活动,可见公司对提示投资者警惕此类非法荐股活动的高度重视。
图/东方港湾声明中的侵权视频截图举例
东方港湾表示,公司严格依法合规开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公司及但斌从未以任何名义向任何人推荐上市公司股票,也从未授权或允许任何人以公司或但斌名义向社会公开荐股。任何假冒公司或但斌的运营机构或个人,与东方港湾及但斌均无任何关联、合作或代理关系。请广大投资者务必提高警惕、切勿盲目相信,捂紧钱袋子。
今年7月份,东方港湾也曾发布声明称,近年来,有一群诈骗分子利用但斌的公开个人信息(如肖像、个人微信或微博图片及动态更新信息),冒充但斌,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发布推广股票、数字经济、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信息,寻找受骗者并建立联系。先以蝇头小利或投资收益诱导受骗者,取得信任后,再诱导受骗者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或App上投资。前期小额投资试水可获得返利,一旦受骗者加大资金投入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虚假网站、App无法登录,难以联系上诈骗分子或虽能联系但对方拖延或各种借口。
彼时,东方港湾提示,但斌只有一个实名个人微信号、一个实名雪球账号,无其他个人微信号亦无任何微信公众号及其他账号,著有《时间的玫瑰》(中信出版社出版)且并无发行新书计划,也并未开设任何读书分享会,请广大投资者务必提高警惕。
实际上,今年以来,多地证监局均提示金融圈“李鬼”现象频发,一些不法分子冒牌金融机构实施金融诈骗,其中包括假“股神”、假私募、假券商、假软件等。
与此同时,近期也有多家券商、公募和私募发布公告,曝光不法分子假冒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名义开展非法证券及诈骗活动的情况,已导致多名投资者遭遇财产损失。
今年3月,湖北证监局发布风险提示称,警惕不法分子冒充证券公司工作人员诈骗风险。该局称,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冒充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利用假冒的证券公司App和交易软件,诱导投资者加入聊天群、荐股群等方式,对投资者实施诈骗。
今年4月份,陕西证监局亦提示,有不法分子冒用陕西辖区私募机构、高管及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和肖像,谎称有“内部渠道”、“能让投资者参与股票拉升赚钱”,引诱投资者加入群聊、直播间。在骗取投资者信任后,假冒私募机构营业执照、印章、法定代表人信息,签订虚假推荐股票合同、收取费用,诈骗投资者钱财。该局表示,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实施诈骗,流窜作案甚至藏身境外,当投资者被骗后,很难找到诈骗人员追回被骗资金。
近年来,在严监管基调下,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有所遏制。尤其2024年“9·24”行情以来,监管部门及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积极投身打击非法荐股行动,清理了大批违规账号。
公开信息显示,微信视频号已处置违规直播间2.3万个,封禁账号1.1万个;快手则对无资质股票推荐内容实行分级管控;今年3月,抖音第二次发布打击非法荐股的公告,增加了对AI荐股的打击。
但与去年情况不同的是,随着AI深度伪造等技术的发展,不法分子套路手法不断翻新,甚至利用AI生成知名“股神”形象进行非法荐股,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和隐蔽性,令投资者真假难辨。
目前,抖音、视频号等各大社交平台正加强对上述AI生成“股神”账号及内容的处理力度。据媒体日前报道,视频号平台方已对这些“虚假股神”的内容做出处理。抖音方面也回复称,已回查处置53个仿冒“徐翔”的账号,并新增拦截策略。同时,对借“徐翔归来”蹭热炒作、违规荐股的内容予以处置,对违规账号处置禁言。
毫无疑问,针对AI造假乱象,相关管理主体要加大监管力度,坚决打击误导投资者、侵害投资者财产安全的违规行为,避免AI技术成为违法证券活动的工具。
从法律层面来看,包含AI荐股在内的非法荐股行为已然触碰法律红线。《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任何机构或个人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都必须获得中国证监会许可。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二十条也明确规定,证券公司只有经过核准并取得相应许可证后,方可开展证券投资咨询等相关业务。
然而,互联网荐股乱象目前仍面临一定的监管难题,亟待相关管理主体进一步完善协同机制,共同构筑AI荐股的“隔离网”和“防火墙”,完善“事前预警—事中拦截—事后追责”的全流程治理闭环。
全国股转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经理刘禄生在相关研究文章中表示,传统的行政监管手段在面对网络荐股时存在监管边界模糊、违法行为的处罚震慑力不强、监管部门的协作模式不清三大困境。为有效规制网络荐股乱象,建议重视平台责任,在“行政机关—网络平台—荐股主体”的框架下,划分行政监管者和网络平台的责任边界,并做好监管与自治的衔接和协调。
康德智库专家、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张勃律师向记者指出,根治AI仿冒“股神”乱象,需要多方协同发力,各自承担起相应责任。监管机关应强化“行刑衔接”,对伪造荐股行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诈骗罪或非法经营罪顶格量刑,并依据2025年9月施行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强制要求AI生成内容嵌入可溯源水印,未履行标识义务的平台承担连带责任。
同时,张勃律师称,对于技术方来说,应积极研发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对虚假内容的识别和拦截能力。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更精准的监测模型。技术提供方须严守伦理底线,开发AI工具时预置防伪标识和溯源编码,主动配合司法机关调取伪造数据源。
那么,随着“AI时代”到来,不法分子借助技术为非法荐股套上了“数字面具”,普通投资者该如何避开这些陷阱?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记者表示,AI只是工具,违法的是背后的人和产业链。投资者只要坚持“只走正门、不抄近路”,再多“李鬼”也无可奈何。可牢记以下要点:
8月15日,江苏证监局于官网发布的投资知识显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生成视频或是“换脸”技术,生成与真实分析师高度相似的“虚拟荐股专家”。借此利用投资者对权威机构和专业分析师的信任,增强虚假信息的拟真性和可信度。
江苏证监局同样建议称,对直播中的“首席分析师”、“股神”等形象,广大投资者可尝试暂停视频截图其展示的资格证书编号,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从业人员信息公示”平台核验真伪。
同时,江苏证监局称,还可以注意观察一些细节,比如AI生成的虚拟人往往存在眨眼频率异常、颈部与身体比例不协调、背景光影失真等问题。其展示的“实盘”界面,也可能是由静态贴图所伪造,通常无法即时同步实时数据,用例如同花顺、wind等正规系统进行交叉对比就可看出端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子弹财经
2025-08-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