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现金牛筑基,产品出海,积极探索新业务

来源:东兴证券

2025-08-13 17:35:00

(以下内容从东兴证券《现金牛筑基,产品出海,积极探索新业务》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安孚科技(603031)
安孚科技是由传统零售成功转型为科技企业的代表。公司前身安德利百货于2016年上市后受行业冲击陷入困境,2019年控股股东变更后启动转型,2022年通过“蛇吞象”式分步收购国内碱性电池龙头南孚电池母公司亚锦科技,并剥离传统百货业务,更名聚焦电池科技赛道,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大幅增长。此后持续深化对南孚电池控制权,拓展海外市场及储能业务,2023年南孚外销收入增速超100%。2025年进一步跨界布局国产GPU芯片领域,投资象帝先公司初步涉足人工智能与信创赛道。
公司持续深耕家居电器的小电池领域,拥有较强的品牌认可度、完善的销售体系、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以及稳定的供应商等关键资源,主要为C端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稳定、安全、电力持久的电池产品;同时,公司还建立多品牌的电池品类矩阵,寻求各细分市场的机会。公司积极在碱性电池、1号燃气灶电池、纽扣电池、碳性电池、适合各类高电压大电流强动力用电器的二次锂电池和小型锂离子电池(如TWS耳机电池等)等多品类中布局专业品牌,针对消费者不同的生活场景和不同品类的电池需求,规划各品牌市场定位和策略规划,提供消费者多场景、一站式、最优化的电池产品方案,满足用户购买需求。
南孚电池为安孚科技核心资产。南孚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520户重点企业之一,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权威统计,南孚已连续32年斩获销量第一桂冠,市场份额突破86%,再创历史新高,中国每售出10节碱性电池,就有超过8节来自南孚。全球电池市场与技术方兴未艾,一直处于持续发展态势。根据三方机构数据,全球电池市场将继续稳定增长,2027年全球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2,501.6亿美元,2022年-2027年期间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15.8%,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者支出增加,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电池市场,主要需求来自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未来,随着年产十亿支电池的产线建设完毕,南孚电池在整体碱性电池出口市场中的份额有望提升至22.56%。
公司通过多元化布局及渠道复用进行新业务的探索:投资国产GPU:以现金牛支撑硬科技,不仅为安孚科技探索出一条新的增长曲线,也为国产GPU突围提供了一条新路径。渠道复用:南孚电池在专注于碱性电池的同时,亦将继续推进代理业务,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南孚电池的营销网络和渠道优势的同时,有望通过低边际成本的渠道复用突破单一品类增长瓶颈。消费电子:布局传应品牌,凭借精准场景切入实现阶段性突破。其技术路径长期稳定,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有望助力安孚科技在新赛道再下一城。储能方面:相关子公司已经开始贡献利润,未来有望逐步走上正轨。
投资建议和盈利预测:南孚电池是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在碱性电池领域具备压倒性优势,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接近86%,收益稳定。其对应的三板上市公司亚锦科技分红率高,可以通过持续高额分红为母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出海方面,南孚的年产十亿支电池的产线建设完成后,产量有望提升30%,出口份额将由目前的8%提升至23%。新业务方面,安孚科技以碱性电池垄断性现金流为基础,有望通过"技术跨界"(投资GPU)和"渠道复用"(品牌代理)打破增长天花板,构建传统业务稳增长、新兴业务高弹性的估值重塑逻辑。基于南孚电池的稳定现金流,投资硬科技行业有望为公司的业绩提供更高弹性;依托于其业已成型的销售渠道,有望通过低边际成本的渠道复用突破单一品类增长瓶颈。在不考虑公司继续收购南孚少数股权的情形下,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53.91亿元、62.99亿元以及70.74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2.18亿元、2.71亿元、3.18亿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商誉减值风险、贸易摩擦风险、产品替代风险。





海通国际

2025-08-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