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 17:28:09
证券之星 刘凤茹
继五年前因瑞德西韦“批量生产”表述不实被警示后,博瑞医药(688166.SH)再因3.8亿募集资金管理失控、信披违规被警示函。内控漏洞顽疾难治的博瑞医药,还面临盈利能力下滑困境。
证券之星注意到,受流感趋势变化影响,奥司他韦原料药需求及价格波动影响,博瑞医药抗病毒类产品在2024年收入大幅下滑,拉低原料药及母公司收入的整体增速。归母净利润演变为三连跌后,博瑞医药今年一季度业绩进一步恶化:2025年Q1抗病毒类产品收入暴跌70%,主力制剂同步缩水24%,单季归母净利骤降近80%。
细究之下,研发费用增长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重金押注的GLP-1减肥药BGM0504注射液是幕后推手之一。随着减肥药市场的持续火爆,如何在一众竞品中突围考验着博瑞医药。
再踩信披监管红线
6月28日,博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及财务总监邹元来于近日收到《江苏证监局关于对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邹元来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根据《警示函》,2019年11月27日,博瑞医药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3.8 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2020年11月26日,上述董事会决议期限届满,公司未及时赎回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的产品。
博瑞医药迟至2020年12月11日方召开董事会审议未来12个月的现金管理额度,对于2020年11月27日至2020年12月10日之间存续的现金管理情况,公司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博瑞医药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第二条第一款和《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证监会公告201244号)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在前述事项中,邹元来作为博瑞医药财务总监未能勤勉尽责,督促公司规范使用募集资金,保证公司及时披露相关信息,违反了相关规定。江苏证监局决定对博瑞医药及邹元来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证券之星注意到,博瑞医药五年前就踩过信披红线。博瑞医药于2020年2月12日披露《关于抗病毒药物研制取得进展的公告》称,“于近日成功仿制开发了瑞德西韦原料药合成工艺技术和制剂技术。公司已经批量生产出瑞德西韦原料药,瑞德西韦制剂批量化生产正在进行中”。经核查,公司公告中所称“批量生产”实际为药品研发中小试、中试等批次的试验性生产,而非已完成审批并开始正式规模化、商业化生产销售瑞德西韦原料药和制剂。由于信息披露不清晰、不准确,违反了有关规定,江苏证监局对博瑞医药及时任董事会秘书王征野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抗病毒类产品负增长拉低原料药增速
官网显示,博瑞医药成立于2001年,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公司最初发展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后向制剂端延伸业务,目前聚焦于首仿、难仿、特色原料药、复杂制剂和原创性新药,执行原料药与制剂一体,仿制药与创新药结合,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并重的业务体系。
证券之星注意到,除了内控制度存漏洞外,博瑞医药还面临盈利能力下滑的难题。财报显示,2024年博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2.83亿元,同比增长8.74%;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减少6.57%;归属扣非后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减少3.12%。这已是博瑞医药上市后归母净利润连续第3年下滑。尽管2024年博瑞医药的营收还维持增长,但较2023年15.94%的增速大幅放缓。
细分来看,博瑞医药的营收主要为产品销售、技术和权益分成,产品销售收入由自原料药和制剂类构成。其中,原料药一直是博瑞医药的营收支柱,原料药主要分为抗病毒类、抗真菌类、免疫抑制类以及其他类。
2024年,博瑞医药产品销售收入约11.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7%。其中原料药产品收入9.88亿元,同比增长11.57%,但低于2023年的增速。
原料药收入整体保持增势,但细分板块变化剧烈:抗病毒类产品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37.92%,主要为受流感趋势变化影响,奥司他韦原料药需求及价格有所波动;抗真菌类产品商业化需求放量增长,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60.28%;免疫抑制类产品,受商业化需求拉动,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45.72%;其他类产品中由于新产品陆续投入市场,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0.22%。抗病毒类产品是原料药中唯一收入负增长的,并且严重拖累整体板块增速。
另一条线制剂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6.77%至1.61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4.02%,但2023年其制剂产品增速为37.46%。
博瑞医药技术和权益分成的收入则明显下滑。具体而言,技术转让或服务以及产品权益分成2024年录得收入0.39亿元、0.6亿元,分别同比下滑48.26%、3.02%。
步入2025年,奥司他韦原料药的需求持续低迷,价格也随之下滑,这一态势直接导致博瑞医药抗病毒类产品今年一季度的收入骤降70.08%。与此同时,奥司他韦制剂需求及价格下滑导致制剂产品收入下降24.4%。双重不利叠加下,进而导致博瑞医药一季度原料药收入同比下滑26.69%。
核心品种放量持续受阻,博瑞医药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持续恶化:实现营收约2.49亿元,同比减少26.81%;归母净利润1295.98万元,同比减少79.77%。
创新药研发加大投入挤压利润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博瑞医药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均同比增长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其中研发费用开支是重头戏。拉长时间线,2022年至2024年,博瑞医药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07亿元、2.49亿元和2.97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0.35%、21.08%和23.19%。
博瑞医药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BGM0504注射液等创新药及吸入制剂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创新药及吸入制剂合计研发投入占公司研发投入的62.78%,同比增长77.37%;其中创新药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97.3%,吸入剂投入较去年同期增长52.27%。
据悉,多肽类降糖药BGM0504注射液是博瑞医药自主研发的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双重激动剂,可激动GIP和 GLP-1下游通路,产生控制血糖、减重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生物学效应,展现多种代谢疾病治疗潜力。
根据公开信息,博瑞医药的BGM0504注射液预计资金投入总规模为3.57亿元。为了给这款产品“造势”,博瑞医药董事长袁建栋曾“以身试药”。
2023年10月召开的“大咖解读GLP-1全产业链系列交流会”电话会议上,袁建栋表示,其本人亲自试药(BGM0504注射液),体重从91公斤降到76公斤(减重30斤)。然而,由于BGM0504注射液用于减重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有效性尚不明确,其关于药效的相关言论具有误导性,为此江苏证监局向袁建栋下发了警示函。
截至2024年末,BGM0504注射液进入临床Ⅲ期,已投入约1.32亿元,未来尚需两个多亿的重金投入。
证券之星注意到,博瑞医药的资金压力不小。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博瑞医药的货币资金8.13亿元,合计负债26.69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为1.31亿元、11.55亿元。2022年-2024年及2025年1-3月,博瑞医药财务费用的利息费用分别为2371万元、4442万元、5244万元和1497万元,不断增长的利息支出对公司盈利产生一定影响。
为缓解资金压力,博瑞医药去年推出募资不超过5亿元的定增计划,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资净额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今年5月,博瑞医药还宣布拟注册发行不超过3亿元的中期票据。
证券之星注意到,随着减肥药市场的持续火爆,国内企业中,华东医药、通化东宝等双靶点GLP-1也处于在研状态。但创新药物的技术要求高、研发难度大、研发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博瑞医药的BGM0504注射液能否在一众竞品中赢得先发优势还有待验证。(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凤茹)
证券之星观察
2025-07-11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11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11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11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11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7-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