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全面掉队,58同城收缩“过冬”

来源:于见专栏

2025-07-02 07:14:03

(原标题:全面掉队,58同城收缩“过冬”)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全球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曾说金钱的本质是信息,是实现资源分配的大型数据库。事实上,现在很多企业都是靠信息赚钱,只不过随着互联网的爆发,以信息为生已经越来越艰难。

近期国内最大的信息分类网站58同城被曝出大规模裁员,涉及技术工程、本地服务等多个核心部门,裁员比例在20%~30%之间。有员工在脉脉平台发帖说道:“上午还在开会讨论项目,下午就被通知走人。”

其实早在2023年5月,58同城就以市场环境变化为由进行过一次人员优化。CEO姚劲波在此后的内部信中也提及,不好的业务要收缩,砍掉年内不能实现盈利的业务。

裁员背后无非是降本增效,说明58同城近两年的转型依旧不及预期。自2020年私有化退市以来,这个曾经“神奇的网站”在互联网领域越来越没存在感,早已被后辈抢去了光芒。

扩张之下,神奇不再

2005年6月,我国网民首次破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互联网大国。网民数量的激增,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就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会。正是在这一年,姚劲波借鉴了美国分类信息网站Craigslit的成功模式,创办了58同城。

彼时互联网投资火热,58同城这么好的概念自然吸引了无数资本的青睐,成立次年便收获了软银赛富500万美元融资。有了资金58同城开始大张旗鼓投放广告,都说万事开头难,虽然Wed2.0的春风让分类网站成为互联网新宠,但是58同城并没有找到方向。



从商业模式上讲,58同城本质就是一个中间商。通过从百度或者其他渠道购买流量,再把流量以信息分类方式售卖给一些小型企业,靠赚取流量信息差价赚钱。

这种模式在当时还不被市场所接受,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58同城非但没有赚钱,反倒陷入了亏损深渊。面对失利,姚劲波并没有退缩,吸取教训对经营模式进行改革,推出了会员付费产品和竞价排名机制。

与此同时,软银赛富又追投4000万元,58同城才得以渡过难关。2009年58同城首次实现盈利,在一众分类信息网站中率先脱颖而出。闯出了名头后,DCM、华平投资相继入资。

有了充足的粮草弹药,2011年58同城签下了当红影视明星杨幂作为形象代言人。当“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从杨幂口中喊出时,58同城迎来了高光时刻。

2013年10月成功登陆纽交所,这时的58同城已经拥有近30万付费会员,服务涉及房屋租售、求职招聘、二手车、宠物票务等众多生活领域,覆盖了全国近400个城市。

和其他上市公司一样,刚登上了资本舞台58同城便开启了买买买模式。2015年收购了安居客、中华英才网,并将老对手赶集网收入囊中。自此之后,58同城在房产、招聘、本地服务核心业务实力大增。

2016财年营收11.42亿美元,同比增长69.5%。在房产租赁“黄金期”和线上本地服务“爆发”的加持下,58同城规模越做越大,2018年度实现收入19.14亿美元。

不过俗话说摊子铺得太大,势必难以收场。2019年58同城营收22.3亿美元,虽然同比增长了18.6%,但具体到各季度增速明显放缓。例如2019Q4在线营销、会员收入已经连续6个季度下滑。

换言之,58同城已经触碰到了成长天花板,雪上加霜的是,疫情的出现又给了当头一棒。2020年一季度营收3.61亿美元,同比下降15%。为了更好地发展,同年6月58同城宣布告别美股,只不过私有化退市也没有让其迎来转机。

业务庞杂,华而不精

私有化原因多种多样,外界普遍认为58同城被美股市场严重低估才会走到退市这步棋。其实私有化之前,58同城已经将主要业务拆分为安居客、快狗打车、天鹅到家、斗米兼职、转转、车好多、58同镇七大板块。

并且对组织架构进行全新调整,设立本地服务、汽车、房产和人力资源职业教育四大事业群。姚劲波对外界表示58同城要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完成产业化转型的分类信息平台。

早在2018年姚劲波就曾宣布58同城已经从信息平台迈向服务平台。至于为何转型拆分,原因也很简单,“大锅饭”式的资源配置跟不上时代速度,严重阻碍了细分业务的发展。



事实上经过多次并购,58同城业务非常臃肿,堪称大杂烩。鼎盛时期拥有4万多员工,业务线多达20多条。与此同时,手机取代电脑成为上网首选设备,网站逐渐式微,58同城化整为零更能专注垂直赛道,提升公司整体估值,才有可能重回资本市场。

想法虽好,但现实不如人意。2021年安居客首先冲击港股,随后天鹅到家赴美上市。然而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变化、数据安全问题影响,这两员大将双双折戟。好在快狗打车在2022年成功登陆港交所,只是刚一上市就遭到了破发,至今还处于亏损状态。

退市5年,拆分后的明星业务非但没有得到资本市场认可,反而遭遇着各式各样的难题。安居客虚假房源泛滥,负债不断攀升;快狗打车面临滴滴货运、货拉拉、满帮的围追堵截;近两年转转虽然强势崛起,但在它前面还有一个无法逾越的咸鱼。

不难发现在各个垂直领域,58同城可能是最早布局的,均占有一席之地,但都没有做到赛道老大的位置,甚至被对手逼到了窘境。即使在传统强项招聘求职领域,也已经被BOSS直聘、智联招聘抢去了风头。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没做好,这或许是58同城这十年来最真实的写照。为什么会进入这一怪圈,从管理层面讲,尽管进行了组织优化,重置业务结构,但内部山头林立,尾大难掉的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导致发展方向不清晰。

从商业模式分析,58同城是玩弄流量的一把好手。不过随着消费升级,单靠流量已经无法掀翻互联网经济的天花板。所以姚劲波才会提出全面转向服务,然而懂得贩卖流量的58同城并没有好服务的基因。

摘不下虚假标签

今年初,58同城官宣国民实力派演员闫妮为全新代言人,并且发布了全新品牌主张:“事事可成,58同城”。 在全新广告视频中,闫妮的松弛感赢得了网友一片好评。

此次品牌焕新,58同城明显是想在生活服务、招聘租房等领域营造和用户的亲近感。只是广告片拍得再好,也改变不了58同城在消费者心中骗子聚集地的形象。



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58同城的词条高达28626条。泄露隐私、虚假招聘、维修被骗的投诉更是不计其数。例如有人在58同城看到招聘司机的广告,办完入职手续签完合同后,才发现莫名背上了十几万的贷款。

还有北京的陈女士通过58到家找到了一位住家保姆,签约预交5690元的费用后,结果保姆玩起了失踪,2430元的首次签约服务费58到家不予退还。无奈之下,陈女士只能通过媒体维权,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2022年58同城因未核验商户真实信息被成都市场监管局处以4.8万元罚款;今年315期间,媒体爆出58同城、安居客房源虚假信息乱象,黑中介利用平台漏洞来“钓鱼”消费者。

近些年来,58同城被新华社、央视、1818黄金眼等媒体多次点名,也曾被北京住建委、网信办约谈,但往往是一纸道歉后毫无悔改。为什么不想改,因为58同城还需要靠这些真真假假的信息存活,一旦去除虚假夸大信息,便没有了流量。

说得更直白些,58同城只顾着收上游客户的会员费负责推广,根本不在乎消费者的感受。在下游没有建立好的服务感,数字化转型无疑是一场空谈。据QuestMobile数据,今年一季度58同城APP月活用户数同比下滑12%。

雪上加霜的是,以美团、抖音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开始布局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打法已悄然改变。例如抖音利用算法机制精准将需求方案推送给消费者,而58同城还停留在用户自己搜索的时代。

一个主动一个被动,哪个更受欢迎哪个发展空间更大,结果一目了然。当然58同城并没有坐以待毙,今年两会期间,姚劲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58同城正在积极拥抱AI,将在房产、家政、招聘等场景中实现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6月姚劲波以6.62亿元拿下易明医药,这一举动引发了外界各种猜测。或许未来58同城会开启互联网医疗新版图, 也不排除借壳上市的可能。只是不管走哪条路线,58同城蜕变的前提必须做到对消费者真诚。

结语

曾经的58同城风光无限,是门户网站时代的佼佼者。在这个神奇的网站里,消费者能找到任何信息和服务。不过也正是因为包罗万象,58同城臃肿不堪,以至于在新消费时代下,沦为了二线互联网公司。

姚劲波曾多次说过58同城干的是脏活、累活。繁杂的业务确实牵扯了太多精力,但本地生活服务依旧是个生机勃勃的大赛道。不要一味地守着流量,而是真心为消费者考虑,用科技赋能,58同城才能实现三方共赢。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