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答记者问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7-07 10:35:03

(原标题: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答记者问)

经济观察网讯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通知》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问:《通知》出台有什么背景和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了党代会的报告。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是落实国家战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于2022年启动并深入推进。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教育数字化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了部署。教师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关键,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深刻影响着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成色。

二是服务教师发展。数字化的深入推进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教师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更好适应数字化条件下的教学,获得更优质的数字化教育教学工具、资源支持,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个人发展,是教师的迫切需求。

三是推进实践探索。近年来,我部陆续开展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师研修、《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制定等一系列工作,为推进教师发展数字化打下良好基础,也迫切需要相关举措的整合、升级优化。

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夯实教育强国人才培养根基具有深远意义。

2.问:《通知》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总体部署,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基本原则,以提高教师数字素养为关键,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应用为牵引,扩大优质资源和服务供给,开辟教师发展新赛道、塑造教师发展新优势。

具体通过六大行动推进数字赋能。

一是聚焦重点环节,实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行动。完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体系,修订教师专业标准、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出台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指南,多种方式推进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全覆盖。持续开展测评,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汇聚教师发展大数据,探索数据驱动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

二是突出应用驱动,实施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行动。支持地方、学校结合实际建设智慧校园、升级教师智能研训室和智慧教育中心,助力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学习。协同企业、科研院所研发教师智能助手,推动教师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转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推广数字应用先进经验。

三是推动培养转型,实施教师发展模式数字转型行动。推进师范生培养、教师研训的数字化转型,推进教师的数字化学习。完善教师自主学习机制,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精准推送学习资源,建立教师终身学习积分应用机制。强化名师领学领研领教,实施“数字支教”活动,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共享。

四是强化资源支撑,实施教师发展数字资源供给行动。组织力量开发重点领域的精品资源,建立资源建设长效机制和资源使用激励机制。创新教师发展资源形态,组织编写人工智能教师读本,开发多模态数字教材、学科知识图谱、沉浸式师训系统等新型资源,提高资源的智能性和实用性。

五是推动治理升级,实施教师发展数字治理行动。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强教师发展综合服务管理功能,建立教师教育大模型,优化教师教育专业设置,强化师范专业的规范管理和动态调整。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将数字素养纳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察范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中要将数字素养作为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进行考察,推动数据支撑的教师评价改革。强化数字化安全与规范,研制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引。

六是深化国际交流,实施数字教育教师国际合作行动。用好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等高水平对话交流平台,建好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平台,开展教师人工智能培训、数字化协同教研和“人机共育”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贡献中国数字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3.问:如何抓好《通知》贯彻落实?

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是回应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关心关切和期盼的关键之举,更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部将加强文件解读,做好动员部署和实施过程中的业务指导等工作,压实各方责任,确保《通知》贯彻落实。

一是在组织机制上,加强政府统筹力度,建立分区域专家指导机制,强化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研究、指导、跟踪和督促。推动各地各校将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纳入教育数字化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制定专门工作方案,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如期完成。

二是在示范引领上,推进“百区千校万师”建设,推出百个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特色区,千所数字化赋能教师特色校,万名数字化发展名师,加强对地方和学校的引领,强化典型经验的总结凝炼和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释放数字技术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三是在投入保障上,持续健全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的保障体系,提升保障能力。指导、推动地方和高校优化支出结构,创新投入机制,拓展经费来源,推动财政投入、技术研发、产业开发、学校应用的协同联动,强化社会多元参与,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促进《通知》高效、高质量落实。

经济观察报

2025-07-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