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8-09 22:53:55
(原标题:周末沸腾!机器人“全明星阵容”大聚会,百家上市公司参展,王兴兴:上市是宇树的高考)
记者今年已经参加过多次机器人大会,但像世界机器人大会这样昭示出产业新趋向的并不多。从记者本次探馆来看,人形机器人越来越明显地从炫技展示走向真实场景,走向“泛化智能”。
孔子现场秀古文、屈原悲壮的眼神与豪迈的互动并存、宇树科技把机器人擂台赛搬到现场、高强度运动控制难题轮番出现……记者8月9日探馆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下历史之最,涵盖近百家上市公司,且100余款为全球首发新品,因此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中的一些新趋势。
整体来看,中国机器人产业从“看得到”向“用得上”进阶。一方面是产品特性从“单一功能”发展到“一机多能”,从“单机作战”走向“群体智能”;另一方面,技术维度从机械式响应迈向“主动预判”,能力维度从“精准高效”迈向“泛化智能”。这一新趋势,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参展企业发力的新锚点。
在某展区内,孔子带着麦克风,可以实现与观众进行穿越时空的互动。虽然大模型等支撑系统依然存在某些短板,但是反应的速度、眼神的逼真程度,与发言的表情适配等,都已经是记者见到的所有展览中堪称技术最好的一次。此外,屈原造型也非常逼真,眼神中满含泪水与倔强,对话语音则包含着爱国与孤傲。现场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产品将在教育等场景落地。
具身智能之外,一些公司展示出“离身智能”技术和产品。一家公司向记者介绍,依托大模型技术,其产品机器人已经实现“预判需求”。比如,当客人提及口渴,系统会自动送水而非等待明确指令。这种“具身智能+离身智能”双引擎驱动,让机器人实现了从环境感知到闭环反馈的全链路AI智能化。
宇树科技是本次大会上最具人气的公司。在不久前上海WAIC上,公司展开擂台赛中,两个机器人拳拳到“铁”,灵活闪避、迅猛出拳,引得围观家长和孩子们惊呼连连,手机镜头几乎挤不进擂台。在本次大会上,宇树秀出两款新品,一款四足,一款人形。
在本次大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还罕见地接受了媒体采访。王兴兴表示,宇树科技已成立9年,某种意义上可以将上市视为一个学生继续学习、成长的过程。上市好比高考,企业在管理、运营上可以迈向更成熟的阶段。“这是对我们过去九年多发展时间的交代,也是对股东的交代。”
王兴兴认为,“当机器人真正干活后,整个社会对机器人的概念还是会发生很大改变。未来机器人真正能大量干活时,国家或可以跟企业说每台机器人出厂就得收税。前提是机器人真正能像人一样去做很多事情。机器人能大量干活的时代,快的话可能2~3年内会有明显的进步,慢的话可能3~5年,大概率不会超过10年”。
陪伴机器人是人形机器人发力的重要方向之一。从记者探馆情况来看,人形的逼真程度已经较此前有了很大进展,这无疑为其商业化铺平了又一条路。
虽然进展速度惊人,现场也有人员对记者分析说,人形机器人追求通用性,面临智能体、具身智能、大模型等多重技术挑战,其商业化进程还需加快。
工业级应用也在快速扩围。工业机器人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正进入全面爆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大会开幕式上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连续12年位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记者在展厅看到,诺力股份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联合研发推出具身智能复合机器人,该系列的第一款产品“诺宝II号”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本次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正式亮相。产品Slogan为“零风险的触碰”,希望能让科技守护高危作业,更安全、更高效。
公司方面介绍,在精细化工、钢铁冶炼、冷链存储等国家重要产业领域,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特别低温等恶劣、特殊工况对安全生产构成严峻挑战,同时面临柔性生产要求高、质量控制难、人力成本攀升及环保监管趋严等压力。如今,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出现,上述问题和挑战迎来了破局的契机。
统计显示,当前全球高危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3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5%;国内目标细分市场预计2028年将突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中国精细化工市场规模2022年达5.78万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8万亿元,占整个化学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持续提升,已超过45%,且这一比例仍在稳步增长。有数据显示,化工领域机器换人潜力就超过2000亿元。
视源股份工业级四足机器人MAXHUB X7也首次亮相。X7采用高性能电驱动关节与自适应步态算法,可稳定穿越35°陡坡、台阶、石板路、沙石、草地等复杂地形;高达IP66的防护等级能在强降雨、粉尘等严苛环境下稳定运行,支持在 -20℃至40℃的宽温区间内持续作业,适用于工业、电力、应急救援等多种户外应用场景,实现全天候、多地形作业。
首程控股于2024年参与设立并管理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规模总计100亿元人民币。在机器人相关领域,已投资了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松延动力、星海图、加速进化等头部企业。
谈及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变化,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从“看得到”向“用得上”进阶。
第一,展品形态从静态走向动态,展示维度更加真实和立体。“往年不少参展机器人仍停留在样机阶段,今年,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能够在现场实现复杂任务的自主演示,包括实时感知、动态避障、抓取操作、步态行走,甚至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和任务规划能力,展品的交互性显著提升。”
第二,能力维度从“精准高效”向“泛化智能”延展。以往展会中工业机器人往往聚焦在“高节拍”“高精度”的流水线式任务,而今年尤其在人形机器人板块,出现了更多关于灵巧操作、高动态行为、复杂环境适应能力的展示。从“结构优化”到“行为泛化”,已成为产业新方向。
第三,从“工具思维”迈向“类人智能”的共识正在形成。这一趋势从展品类型到参展企业结构都有明显体现。今年不少参展的企业来自AI模型、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方向,显示出行业正从传统以硬件为主的“机器属性”,转向强调感知—认知—执行闭环的“类人智能”系统能力。一些厂商甚至提到“世界模型”“通用大脑”等概念。
券商中国
2025-08-09
券商中国
2025-08-09
证券时报
2025-08-09
证券时报
2025-08-09
证券时报
2025-08-09
证券时报网
2025-08-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08